2013年8月4日 星期日

媒體擴大的迷思(積極型價值投資法)

此書作者為凱茨尼爾森,1994年投身投資業,如今擔任投資管理合夥公司的投資組合經理人,運用基本分析管理法人與散戶資產。此篇只介紹媒體擴大的迷思。

媒體很容易放大迷思,我從經濟學上唯一學到的就是誘因的重要。誘因是內定的偏誤,影響我們的決策。媒體有放大迷思的誘因,報導大眾平安度日、過合法生活並不能刺激報紙的銷售,你也不會想要看更多的電視節目。但是媒體公司需要維持營運,高層必須向股東負責,記者需要保住飯碗,媒體公司需要獲利。

由於報紙天天發行,網路與電視報導全天候無休,放大迷思的誘因與壓力非常大。新聞必須讓你感到恐懼或興奮才能刺激銷量,沒什麼新聞的日子,業績也不好。

財金記者對他們報導的公司很少有第一手的研究資訊,別怪他們,他們是記者,不是投資人或真正的分析師。他們每週要寫很多篇報導,有時甚至一天數篇。很多財金記者是文科背景,沒時間也沒有專業做深入的研究。雖然有些記者會區分好公司與好股票,但那往往不是他們分內的工作,他們的任務只是報導當天或當週的新聞而已。

資深記者可以聯絡到談吐清晰的投資專家,轉述他們的知識與說法,以他們的片段錄音讓你感到興奮或恐懼。這些專家花很多時間研究股票,但不可能了解所有的股票。有時候他們對被問到的公司所知有限,但他們為了讓自己的名字上報,會以稍微煽動的言詞回應昨天的頭條消息,這是最糟的放大過程。

記者偶爾會問我對某支股票的看法,如果我沒有親手研究獲得的知識,我會坦白講謝絕訪問。有一次我收到一位記者寫電子郵件來問我XYZ公司的看法,我回應:「我很想幫忙,但我沒研究這檔股票,所以我對這家公司沒什麼看法。」到此為止都還好,但後來我又補充:「這家公司應該經營得不錯,因為他們上一季的業績很亮眼。」

隔天,我很意外地發現那家報紙在報導中引述我的話:「XYZ公司應該經營得不錯,因為他們上一季的業績很亮眼。」我很震驚,因為我前一句話已經讓第二句話失效了,現在我突然像專家一樣,報紙引述我的話評論我從未研究過的公司。我對XYZ公司上一季績效的了解,是因為我剛好瞥見《華爾街日報》的頭條,依稀記得他們的業績與盈餘成長兩位數。這次的教訓得出兩個結果:
  1. 現在我想說「無可奉告」時,我就直說「無可奉告」,然後再也不多說了。
  2. 我知道報紙上所謂的專家看法有多少價值了。

每天新聞頭條的放大效果強化了大家對迷思的認知,也影響投資人的行為,讓股價超過或低於其內在價值。如果你願意抱持破解迷思的反向思維,媒體也可以是價值投資人的好幫手,因為這個效果可以創造很棒的買進和賣出機會。

因為這些公司必定是很多投資人關注的焦點才會登上雜誌或報紙頭版,情緒必定是很極端,價格也很極端,這正是情緒高潮的跡象,迷思的前半條件已經出現了。

親自做深入的研究並加以記錄
為了保持理智,不受大眾走勢的影響,你應該記下每次投資的基礎,找出價值創造與破壞因素,以及你對它們的期許。

就像每次買進股票時記下評價目標一樣,投資時書面寫下的投資主旨代表你清楚與理性思考時所做的決策,可以讓你放心。不管市場波動多大,情緒化的群眾行為多有說服力,媒體多麼努力放大迷思,你都有清楚的理性決策策略。

結語
我一直再想為什麼?《57金錢爆》的主持人世光那來那麼多「空頭」的點子,原因無它,如同此書作者所言:「新聞必須讓你感到恐懼或興奮才能刺激銷量。」原來一切只是為了收視率嚇嚇觀眾罷了。

對於財經的新聞,我只對該公司的財報新聞(如盈餘是本業獲利、賣土地或匯兌收益造成?)、企業負責人對前景或產業的看法感興趣,因為只有這些新聞能推測公司盈餘可能會成長還是衰退,至於其它媒體猜測的新聞則看看就好。

有關書籍的介紹,請參考作者、出版社、內容簡介
更多的理財書目,請參考汪汪書架的書–理財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