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記者周克威/台北報導】2014.02.26 02:42 am
財政部計畫將股利所得享有的營所稅抵稅率減半,市場專家指出,投資人可依循確定個人綜所稅稅率、扣抵稅率折半後是否仍高於綜所稅率等四大步驟挑股,儘量投資基本面佳、扣抵稅率不低於10%、現金股息殖利率4%以上的個股,以規避風險。
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表示,股東在申報個人綜所稅時,股東可扣抵稅額取決於「發放股利」與「稅額扣抵比率」。
只要「稅額扣抵比率」高於「個人綜所稅率」(區分為免稅、5%、12%、20%、30%與40%),股東參與除權息,不僅可享受到股利或股息報酬,亦可額外獲得抵減稅額,可謂一魚雙吃。
但依據財政健全方案,未來兩稅合一制的股東可扣抵稅額,將改以半數抵減綜所稅,對台股的影響,將不可輕忽。
玉山投顧指出,可扣抵稅率越高的公司,未來影響將越大,因為原本具有高扣抵率的金額也將大幅縮水;其次,目前持股比重較高的上市櫃董監事與大股東,也將有可能調節持股。
台新投顧總經理莊明書舉例,因應股東可扣抵稅率折半,投資人可以四大步驟因應選股,首先,要確定個人綜所稅稅率;其次,挑選或檢視所持有個股的扣扺稅率,折半後是否仍高於綜所稅率;再者,搭配觀察個股基本面、大盤多空;最後,再決定要參與除權息或棄權息。同時,可搭配現金股息殖利率做為參考。
【經濟日報╱記者周克威/台北報導】2014.02.26 02:42 am
台股萬萬稅,投資人賺賠不定、但股利先剝三層皮;根據財政部的財政健全方案,股東可扣抵稅率將減半,法人認為,此舉有「變相加稅」之嫌,需高度警戒台股再陷「低量、低周轉率、低本益比」的三低困境。
以國內目前稅制來看,一家上市櫃公司有賺錢、先繳17%的營利事業所得稅,是先剝第一層皮;對股東來說,在兩稅合一後,股利併入個人綜合所得稅,是第二層皮;二代健保補充保費,則是第三層皮。
原本是為避免重覆課稅,才有股東可扣抵稅率的實施,但根據財政健全方案,未來可扣抵稅率將減半,等於是有五成將遭重覆課稅,等同變相加稅。法人舉例,在現行個人綜所稅的六級稅制中,一般上班族多在5%或10%的稅率,簡單來說,一家股價100元的上市櫃公司在繳交17%營所稅後,再配給股東5元現金股息,散戶持有一張該公司股票,即可領得5,000元的現金股息。
若是以個人綜所稅10%計算,要繳的稅額約500元,加上健保補充保費2%、100元,也就是600元。
假設該公司的股東可扣抵稅率為13%(上市櫃公司2012年的平均可扣抵稅率為13.05%),可扣抵的稅額為650元,高於要繳的600元稅額,顯示投資高扣抵稅率的上市櫃公司股票,有一定的避稅或節稅功用。
某大型研究單位主管表示,一旦可扣抵稅率折半,雖每個股民在稅率上都有各自的考量,但整體來說,將影響許多投資人參與今年除權息行情的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