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19日 星期三

準備金

把準備金分成三類對分析財務報表很有幫助,這三種準備金是:
  1. 代表多少已確定的負債。
  2. 用來抵銷某些資產的準備金。
  3. 真正屬於公積的一部分。
第一類準備金是為了稅金、意外索賠或其他進行中的未決訴訟案以及對顧客的退費等而設置。即使在某些情況下,這些準備金不會被列入資產負債表的流動負債項下(另外獨立列示),但這些準備金多數屬於實質的流動負債。

最重要的準備金是沖帳準備金(第二種),這是為了折舊與折耗而設置。另一個標準的沖帳準備金是為抵銷應收款項的損失而設置——也就是「呆帳準備」。這個項目通常是直接從應收帳款或應收票據項目中扣除,所以,被扣除通常是直接從應收帳款或應收票據項目中扣除,所以,被扣除的金額經常不會被列示出來。

第三種重要的沖帳準備金是針對存貨的跌價而提列。

在分析這種準備金時,一定要釐清它是反映「已經發生的跌價」,或是反映「未來可能發生跌價」。如果是前者,就應該以扣除這項準備金的金額來看待存貨。但如果這項準備金的設置是為了因應未來可能的存貨跌價,就應該將這個準備金視為一種或有情況的準備金,而這實際上就屬於公積的一部分。

針對有價證券與其他投資所提列的準備金也和上述準備金的性質相似。總之,還是要先釐清這筆準備金是反映過去的損失,或者只是為了反映未來的潛在跌價損失。或有準備金與其他類似準備金的存在,經常會讓人在分析企業報表時感到特別混淆,因為這種準備會讓人弄不清楚各種損失的實際發生時間點和相關的影響。

如果在某一年,一個企業針對存貨的未來可能跌價損失而設置了一筆準備金,那麼從公積而非盈餘扣除這筆準備金的做法似乎是適當的,因為存貨損失並沒有真的實現;不過,如果隔年存貨真的跌價了,那麼,從這個(存貨損失)或有事件而設置的準備金中扣除這筆損失,好像也是順理成章的做法。

但到最後,即便真的發生存貨損失,卻沒有從任何一年的收益中扣除這些損失(理當該這麼做,但實務上卻只是從準備金扣除這些損失),到最後,這個做法將會導致公司的盈餘遭到高估。

舉個例子,如果一個公司的收益帳戶中顯示它的淨利是200萬元,不過,那一年年底的資產負債表中並未繼續列出前一年就已存在的600萬準備金,那我們就可以合理推斷公司那一年實際上是損失了400萬元。有時候準備金會被轉回公積:當然,如果這600萬被轉回公積,公積一定會反映出這筆增加金額,在這種情況下,該公司的200萬淨利也可以視為確實的淨利數字。

為了避免被這些手段給蒙蔽,投資人一定要好好檢視過去幾個年度的收益和公積科目變化,適當釐清從公積或準備金扣除的金額中,哪一些才是真正屬於當期營業損失的部分,並加以承認。另外,對某些產業來說,設置存貨準備金(例如橡膠業)是一種常態,所以投資人應該特別謹慎,不要誇大某單一年度盈餘的重要性。

資產負債表中有時會列出一些類似「廠房改良準備金」、「營運資金準備金」、「收回優先股準備金」等。這種準備金不代表負債,也不是任何資產的確定減項。它們顯然是公積科目的一部分。設立這些準備金的目的通常是要暗示這些基金不能作為分配股東紅利的用途。若是如此,這種準備金可能會視為「提撥公積」。

結語
有關公積和盈餘的關係,讀者可以參考另一篇文章:盈餘數據的陷阱

※參考資料葛拉漢教你看懂財務報表
※更多的基本分析書目,請參考汪汪書架的書–基本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