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24日 星期一

計算債券的保障度

在研究一檔債券的價值時,最重要的數字是:利潤相對總利息支出(與約當利息支出)的倍數。和債券利息本質相同的支出(如其他利息、租金、債券折價攤銷等)都應該列入,接下來再計算這些「固定費用」的保障倍數。

在面對公用事業與其他控股公司的債券時,通常必須將子公司的優先股股利視為固定費用,因為子公司支付這些費用後所剩下的利益才能歸屬母公司的債券。

當然,計算利息或固定費用保障倍數的方法,就是將可用來支應這些費用的盈餘除以這些費用。嚴格來說,所得稅不應該先從盈餘中扣除,不過,通常這樣做比較方便,而且算出來的結果也比較符合保守原則。通常計算可供支應固定費用的盈餘的方法是:將可供發放股利的餘額(淨利)加上固定費用。

以優先債券的情況來說,也應該計算不考慮次級債券費用的利息保障倍數。不過,這只能作為補充數字,而且一定要和總(整體)保障倍數同時進行考量。此外,不能以扣除優先債券應得收入後的收益來計算次級債券的保障倍數,這樣絕對是錯誤的。這樣計算出來的結果極具誤導性,而且如果次級債券很少,會讓人以為次級債券比優先債券更安全,這顯然是很不合理。

如果沒有比優先股更具優先權的債券,可歸屬優先股的盈餘就可以用每股金額顯示,也可以用股利保障倍數來顯示。只要將可供發放股利的盈餘除以優先股股數,就可以算出每股盈餘。不過,如果還有尚未清償的債券,在計算優先股股利保障倍數時,就必須同時將固定費用或利息費用列入考慮。

換句話說,你必須計算盈餘約當固定費用加優先股股利的總額的倍數。在這些情況下,常見的做法是將優先股股利分開計算,不過,如果是純為投資目的而買進的證券,這個方法就不正確,而且可能產生嚴重的誤導性結果。

普通股盈餘通常是以每股盈餘的方式來表達,而且當然是扣除優先股有權取得的完整年率之股利(包括所有的參與特質)後,再計算普通股盈餘。(計算可發放普通股股利的盈餘時,並不會自當期盈餘中將優先股過往年度的股利扣除,不過這種累積股利的存在當然一定要列入考慮)。


附註:上列可用於支應固定費用的盈餘已扣除聯邦所得稅與少數股東權益。這是最保守的處理方法。

美國軋鐵公司的優先股股利是以正常的6元列示,沒有考慮1935年付清的累積股利;美國瓦斯與電力公司的優先股利是以正常年率列示。優先股每股盈餘的慣常計算方式如下:


看待上述計算時,應該抱持保留態度,而且只有在計算固定費用與優先股股利兩者總和的保障倍數時,才可使用這種計算方式。

利率和優先股股利的保障度
在分析一檔投資等級的債券時,固定費用保障倍數是主要的評估條件。以高投資等級的優先股來說,應該考量的是固定費用與優先股股利總和的保障倍數。在分析時,最好是採用十年平均值,不過如果採用的期間較短,那麼完全異常的年度如1931年和1932年的數字就應該予以剔除。我們建議投資等級債券和優先股應該符合以下最低「完全保障倍數」。


在針對損益表進行投資分析時,一定要注意以下額外因素:
  1. 營業費用率,也就是營業費用除以營業收入或銷貨收入總額。這個數字是用來衡量一個企業的營業效率,也可以衡量企業承受銷售量或售價下降的能力。
  2. 固定費用(或固定費用與優先股股利)相對營業收入毛額的比率。
  3. 維修與折舊費用。
  4. 從公積中扣除但卻未被納入損益表的費用金額及其本質。

在研究這些數字時,一定要就同一領域的不同公司進行比較,也必須比較同一公司前幾年度的情況。

結語
葛拉漢認為投資人買債券時,應評估其安全性,不該犧牲安全而換取較高的債券票息。請參考另一篇文章的說明:固定價值投資的篩選

※參考資料葛拉漢教你看懂財務報表
※更多的基本分析書目,請參考汪汪書架的書–基本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