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其實並非難以理解,但卻很容易被我們所忽略,尤其在夾雜著政治和媒體所用的那種難以理解的修辭時,就格外容易受到輕忽。每一個選民和每一個政治人物,卻會藉由選票影響經濟政策,我們究竟要做個學養豐富和有見地的人,還是人云亦云且不學無術的牆頭草,即是出版這本書的用意。本篇只介紹「社會保險一點也不保險」。
保險公司常常利用類似年金的原則分期清償,而不是把一整筆的錢支付給倖存者。而政府計畫或許也類似於保險公司的活動,只是事實上缺乏相同的動機或結果。私人年金和政府退休金之間的最大差異,就是前者可以藉由保費的投資而創造出實質的財富,以使日後有能力支付年金給顧客。而後者只運用來自於勞動階層的現有保費,以支付退休金給目前的退休人口。
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出生率正逐漸降低,預期壽命亦隨之上升,使得付錢的就業人口與得到錢的退休人口的比率,亦逐步下降中。在私人年金下,每一個世代所創造出的財富到日後都會支付給自己當作退休金,可是政府的體系卻和此不同。政府對目前正在工作的世代收取保費,以支付退休金給退休的世代,而這也是私人年金為何不會因人口統計數據的改變而陷於危險,但政府退休金計畫卻會因此瀕臨崩潰的原因所在。
政府退休金計畫會使目前的政客們大膽的做出各種承諾,並期待未來的政府能實現它,因此這種政治情勢可謂災難的溫床。雖然目前會產生「慷慨大度」的退休相關法規,卻可能在未來因此導致嚴重的財務危機。這種動機和結果其實並非僅局限美國一地,歐盟諸國也不遑多讓。當他們退休人口對就業人口的規模,無論在絕對或相對上都持續成長之際,也同樣面臨到鉅額的債務問題。
以巴西為例,根據《經濟學人》的描述,巴西的政府退休金是「全球最慷慨的」,並且做出如下的報導:
「文官不僅可以以全薪退休。事實上,更由於他們不再提撥自己的薪水到該體系中,反而在退休後拿到更多的錢。大多數的婦女在五十歲左右即辦理退休,而男性也在不久之後跟進。另外軍人的遺孀可以繼承丈夫的撫卹金,並且可以繼續傳給她的女兒。」
以「社會保險」為名而引發財務危機,這種認知目前正在某些國家的人民腦海中萌芽。比方說在紐西蘭,有項民意測驗即發現,在四十歲以下的紐西蘭人之中,已有70%的人相信,當自己退休時,政府並不會把退休金交到自己手中。
許多國家正逐步接近「最終審判日」,因為政府所推動的計畫雖然美其名為「社會保險」,可是事實上卻從來未產生任何保險的作用。
結語
聯合報 2015-09-04 03:20 記者蔡孟妤/高雄報導
張盛和昨應行政院南部聯合服務中心之邀到高雄演講。他舉例說,自己妻子是退休老師,在國中任教時月領六萬四千元,退休後不減反增,月領六萬八千元,多了四千元,「從我太太身上,就能看出國家財政的問題。」
除所得替代率高,台灣人平均壽命增加,也增加年金負擔。張盛和說,過去軍公教退撫制度以平均壽命七十歲計算,現在八十幾歲的滿街都是,「再不改,政府不倒才怪。」
張盛和指出,當前國家歲出結構僵化,包括教科文、健保、年金等法定義務支出就占全年總支出七成,社會福利支出更逐年成長,勢必得透過修法調整,不過相關法案還躺在立院,需要有智慧的政治家來解決。
由於台灣人生育率,全球倒數第一,我早已對台灣政府的社會保險不抱任何期望。我覺得自己的退休金,自己存,比較實在。而我給現在年輕人的建議是,儘早學會投資理財,否則將會一定會後悔。如同巴菲特給年輕人的建議(我自己也是這麼做的):
巴菲特說:「閱讀你眼前的所有書籍,而且要從年輕時開始做起。如果你對投資有興趣,起步得早又讀了很多書,就會有很好的投資績效。」原因在於:「這個行業裡沒有什麼是只有神父才會知道的秘密。我們所做的,不是到神殿裡去觀察那些只有通考驗的人才能看到的圖表。」
有關書籍的介紹,請參考:作者、出版社、內容簡介
更多總經分析的書目,請參考:汪汪書架的書–總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