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林布萊特教導投資人如何系統性地運用一套公式,按照便宜價格買進好企業,投資績效就能勝過一般大盤指數。本篇只介紹「人們有時候就是會發蠢」。
評估一家企業的價值,顯然不簡單。從各種角度猜測與估計之後,所得到的數據有可能正確,也有可能是錯誤的。但如果你真的知道如何評估呢?假設你能夠估計出企業的真正價值,你是否可以運用這個資訊做些什麼呢?
過去9年來,我一直在某家長春藤大學的研究所,教導學生投資課程。不用說,這群學生都相當聰明。每年上課的第一天,我走進教室,都會打開報紙的金融版,找到小字印刷的股票行情版,上面列著上市公司名稱,以及最近的股票價格行情。
我看著報紙,唸出奇異電器旁邊的數據:「奇異電器昨天的股票收盤價是每股$35。另外有數據顯示,奇異電器最近一年的最高價為每股$53,最低價則是$29。」
「至於IBM,情況也一樣。各位昨天可以按照每股$85價格購買IBM。過去一年,IBM最高價為$93,最低價為$55。」
我指出,短短一年期間,股價變動的區間相當大。這個時候,我就會提出我想要問的問題——怎麼會這樣呢?
類似像IBM或通用汽車之類的大企業,其流通股票可能有好幾十億股。換言之,你如果可以在某個時候按照每股$30的價格購買通用汽車股票(這個例子裡,我們假設通用汽車的股票總流通股數為10億股),那就代表整個公司(總共10億股)的總價值為$300億。可是同一年內,當通用汽車股價為每股$60時,公司總價值就是$600億。
所以,容我重複一下先前的問題——怎麼會這樣呢?通用汽車是整個北美地區最大的汽車製造業,其價值會在同一年內變動如此劇烈嗎?一家公司有可能今天價值$300億,而隔幾個月之後,價值就突然變成$600億嗎?這段期間裡,難道汽車產量增加一倍嗎?盈餘成長一倍嗎?公司究竟發生了什麼重大變動,否則公司價值為何會突然增加一倍?當然,其他公司也會發生類似的狀況。
為了不浪費上課時間,我通常都會自己回答這個問題:不!在短短一年期間內,一家公司的價值竟然會出現高、低落差如此嚴重的情況,而且每年都如此,這顯然不合理。我只能說:
人們有時候就是會發蠢。未來盈餘有可能很難預測。你所支付的價格,或許很難判斷其合理報酬率。但人們有時候就是可能出現心情低落,而不願意支付較高的價格,有時候卻又可能會因為心情很好,而願意支付較高的價格。人們高興的時候,傾向於高估未來盈餘,所以願意支付高價;反之,如果心情不好,就會低估未來盈餘,只願意支付低價。
可是,如同我所說的,人們有時候就是會發蠢(這是我最偏愛的觀點)。事實上,我並不需要知道人們為何願意在短時間內,支付差異如此巨大的價格買賣股票。我只要知道他們確實這麼做,也就夠了。這有什麼用呢?讓我們想想看。
正如同葛拉漢所指出的,企業的長期價值變動,顯然不可能如同價格巨幅波動所蘊含的程度。這些情緒化的價格擺動,有時候會讓股價顯著低於企業的根本價值,讓精明投資人有機可趁。可是,這些購買便宜貨的機會,一般都會被那些隨時留意價格與價值之間差距的投資人掌握,而不是那些根據情緒擬定決策的人。
結語
例如:讀者可到台灣證券交易所網站(www.twse.com.tw),點選「交易資訊」→「盤後資訊」→「個股年成交資訊」→「股票代碼」輸入9941點選「查詢」,即顯示裕融過去每一年度的成交資訊,包含最高價、最低價。
或利用價值線資料,查看去年最高和最低價:(下圖為裕融的價值線資料)
利用價值線資料,查詢去年最高和最低價,有個好處,因為價值線資料多了現金股利和每股盈餘的資訊可參考。有時候有些個股的股價很難有機會跌到你評估的價值之下,但是若成長力資料顯示今年的預估盈餘和去年相差無幾,但股價卻跌到去年最低價附近,這時往往可以買到相對安全的偏低價格,而現金股利可多讓你計算此時買進的殖利率有沒有高於銀行的定存。而我有時也會用這種方式買進股票。(下圖為中華電的價值線資料:)
有關書籍的介紹,請參考:作者、出版社、內容簡介
更多的理財書目,請參考:汪汪書架的書–理財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