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精鍊自史丹佛設計學院知名的生涯規畫課程,由兩名教授共同撰寫。歷經十幾年的實證,此課程的生命設計模式對於個人的改變相當有效,大幅降低焦慮感以及有關職涯、生命的錯誤迷思,能更有效地達到職業目標。本篇只介紹「設計夢幻工作」。
好吧,我們到家時,夢幻工作不會坐在門前台階等著我們,那要上哪兒找呢?首先,各位明白一件事:世上沒有夢幻工作這種東西,人間沒有獨角獸,也沒有白吃的午餐。外頭只有許多有趣的差事,在值得打拚的公司裡,有一群兢兢業業的人努力把事情做好。
世上的確有同事好、公司也好的好頭路。本章要協助各位找的「夢幻工作」,指的就是那種工作。然而,你目前幾乎看不到,因為它們存在於隠藏的工作市場。
在美國僅有20%的工作機會放在網路上,或公告在其他地方。換句話說,整整五分之四的工作機會,無法透過標準模式找到。這個數字太過驚人,也難怪許多網路求職者會心灰意冷,處處吃閉門羹。
如何才能打進那個隱藏的工作市場?嗯,沒辦法。沒人有辦法。隱藏的工作市場,只對已經在專業人脈網裡的人開放。這是一場「圈內人的遊戲」,幾乎不可能以求職者身分進入那個人脈網。不過,如果我們是想聽故事的人(而不是在找工作的人)。事情就是這樣。找出自己想從事何種工作的最佳技巧,恰巧也是打聽感興趣的隱藏工作市場的最佳方法,甚至是唯一之道。
記住,跟別人交談時,唯一的目的是瞭解某種工作、某個職業是在做什麼,以及自己接下來是否想嘗試那種類型的工作。對話時,你真的不是在找工作——只是想聽故事而已。這樣的訪談,我們稱作「生命設計」訪談。
多數情況是,和你對談的人自動提供工作。例如:「柯特,你似乎對我們做的事十分感興趣。照你剛才說的話來看,你似乎擁有我們需要的才能。有沒有想過在我們這樣的地方上班?」
依照本書推薦的方法去做且得到工作機會的話,一半以上是對方主動邀約,你根本不必開口。如果對方沒開口,你可以問一個問題,讓對話的方向,從「請對方提供故事」轉向「求職」。
例如:「我愈瞭解XYZ環境公司,見過公司愈多人,愈覺得那是很棒的地方。艾倫,像我這樣的人,如果想看看如何進入這樣的組織,應該做些什麼?」
就那樣而已。一旦開口問:「像我這樣的人,如果想看看如何進入這樣的組織,應該做些什麼?」艾倫就知道換檔時間到了,開始用挑人的眼光,把你想成應徵者。對方會改用大腦批判的那部分,不過沒關係。這件事遲早會發生,如果時機正確,就上吧。
請注意,不要說:「哇,你的公司真好!有開缺嗎?」這種問法得到的答案八成是「沒有」。「探索……時,應該做些什麼?」是開放性的問題(不是是非題),對方可以回答就算沒職缺、未來可以怎麼做。
人:另一種全球資訊網
很多人聽到「建立人脈」,就退避三舍,腦中立刻想到的只是在利用他人,虛偽透頂。這樣吧,讓我們替人脈建立另一種形象,看看能否讓各位更容易接受這個概念:建立人脈不過是在請人指點迷津。
就像問路,多數人如果知道,就會告訴對方,協助對方。若我們多問幾句,那邊還有哪些地方值得參觀?被問的人是不會覺得他被利用,反而會覺得日行一善。讀者可多利用一些網路工具,例如LinkedIn本身就提供一些協助,各位可以好好利用。
把重點擺在工作機會,而不是工作
「找工作」和「找工作機會」,乍聽之下差不多,然而關健就在這裡。最大的影響在於,我們心態會變,從決定要不要接受某份工作,變成好奇自己能在某個機構,找到什麼有趣的工作機會。從批判變成探索,從負面變成正面——那是非常大的不同。
如果我們要的不是一份工作,而是工作機會——目標從「得到一份工作」,變成「拿到愈多工作機會愈好」——一切就變得不一樣。不必騙人,是真的對那份工作有興趣,因為我們的確想要有機會評估一份工作。當我們成為這樣的人,得到的機會的機率反而更高。
我們很少能在獲得工作機會之前,就清楚某份工作的性質,因此要盡全力拿到愈多工作機會愈好,只要其中一個是良緣就夠了。
結語
現在社群很方便,很容易和你原本不認識的人交談,如同此書作者所說的,若你很想進某家公司,或某個行業,就好找一下從事相關的人問一下,你會發現,很多公司和工作性質,都跟你原先想的不一樣。
就像有一位讀者寫信問我,如何跟我一樣可以辭掉工作,專心當個專業股票投資人?
我回答說:「只要你投資賺取的收入能超過你的生活基本開銷即可。」
讀者回答說:「若他每個月基本開銷是2萬元,一年下來生活基本開銷要24萬元。可是投資報酬每年並不固定,有時賺錢有時賠錢,是否需要有一大筆錢,才能賺取這樣的報酬。」
我回答說:「只要你一年都不交易,也能賺取你的生活基本開銷即可。」
我猜那位讀者心裡一定在想:「不交易,如何賺取投資報酬?」
許多人都被好萊塢華爾街電影裡的股票交易人的形象影響,以為「專業股票投資人」一定就是每天都在盯盤,且桌上一定會有好幾個螢幕,不放過任何一個交易機會的投機客。
但有些讀者可能不知道,史上最偉大的投機客傑西.李佛摩,最後下場是破產自殺了。
所以我想說的是,若你只想透過股票交易的方式當成你的職業,可能不是個好點子。彼得.林區也說:「從事股票投資,某些年裏你可以有三成的獲利,有些時候只有2%,甚至會有兩成的損失,這是常態,你必接受這樣的事實。」
這是許多人對「專業股票投資人」的即定印象。就如同當年我健康出了狀況,我說我想要辭掉工作,專心當個「專業股票投資人」時,身邊沒有一位是贊成的。
那「只要你一年都不交易,也能賺取你的生活基本開銷即可。」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在當年我能辭掉工作,想當個「專業股票投資人」,並不是我很厲害,靠股票交易就能賺取我的生活費,而是我投資股票多年了,當時我領取的股利,已經能付我大部分生活的基本開銷。
其實我的投資股票能當成我的職業,並不是靠股票交易,用低買高賣的方式賺取價差,而是用巴菲特的方式【請參考:透視盈餘成長率】。
我的方式其實很簡單只要利用價值線資料、成長力資料、關鍵點記錄,找出被低估的快速成長股或穩定成長股,買進後放進我的投資組合,即可。我每年都這樣做重複的動作【請參考:重要基本面——持續更新一組最重要統計數據】。
雖然有時我會評估錯誤,但不會影響到我投資組合股利的領取,所以不會影響到我的生活。
所以我才常說,雖然我是個「專業股票投資人」,但是我只有一台筆記型電腦,且我不看盤,每年我的交易次數也不多,生活其實過得很悠閒,大部分的時間都在看書。
其實訂閱我資料的讀者,有許多都是在家帶小孩的媽媽,因為她們知道我的投資方式後,也都和我一樣變成「專業股票投資人」了。
世界上沒有所謂的「夢幻工作」,如果有的話,也是要自己設計出來的,就像我現在做的事情一樣。
有關書籍的介紹,請參考:作者、出版社、內容簡介
更多的理財書目,請參考:汪汪書架的書–理財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