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作者林明樟,用生活化的知識,搭配大量真實公司的財務報表,以最淺顯易懂的方式,教你逐步反推各家公司的真正內涵,建立你的投資口袋名單。本篇只介紹【好投資是「買企業」,不是「買股票」】。
在股市獲利通常有兩種情況:「資本利得」,與「股息股利」。如果你是為了賺價差(以資本利得為目的)而去投資某檔股票,以機率觀點來看,股價上漲、持平與下跌的機率,各為1/3。假設你的運氣非常好,加上眼光獨到,該公司的股價果真上漲了,你還得面對兩個選擇:持續再買,還是現在就賣?
所以一般散戶賺取價差(資本利得)的成功機率會是:
1/2(買、不買)×1/3(漲、平、跌)×1/2(買、賣)=1/12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常聽到:「10個散戶9個輸。」巴菲特也這麼說:「在股市預測輸家,比預測贏家容易多了。」
如果你投資的觀念,升級為「買企業,而不是買股票」,你的理財方式將變成:從財務報表中找出還沒有被其他投資人發現的原礦(被低估且價格很低),而不是被動、一窩蜂地的去追求在市場上已經被炒作追捧的鑽石(價格很貴)。
「買企業,而不是買股票」還有兩項的好處:
Ⅰ. 資本利得
透過閱讀財務報表分析,選出好公司,然後在它股價被錯殺、跌深之後才買入。你的持股成本會比別人低,加上這家公司的體質本來就非常不錯,一旦市場回歸理性狀態,它的股價上漲的機會,會比其他爛公司來得高,此時你獲取資本利得(賺到價差)的機率也會比較大。
Ⅱ. 被動收入
即使在你投資之後,未來三年股市持續低迷,因為這家公司的體質優良,你一樣每年都能拿到被動收入(固定領取的股息股利),假設你以50元的價位買入,配得3元的現金股利,報酬率即為6%。
換句話說,「買企業,而不是買股票」的投資理念,可以讓你同時擁有資本利得和被動收入的好處,進可攻、退可守。此時你投資這一家的整體報酬率是:
Ⅰ+Ⅱ=可能的價差利潤+6%
這將遠遠贏過其他賭性堅強的投機客,因為投機客只看到「Ⅰ」所代表的可能價差利潤(資本利得)。
各位讀者,你投資隨便一出手就是幾十萬元,請問投資決策的第一步應該是什麼?請效法巴菲特,讀資料(財務報表)——就這樣。選出好公司,避開爛公司。巴菲特不重視「Ⅰ」資本利得,他看重的是一家公司是否具有長期穩定的獲利能力,這才是創造公司真正價值的能力。
所以你應該要花更多心力去思考與學習:哪些不論景氣好壞、居然能持續賺錢的好公司們。
結語
接下來我想分享一則故事:
因為我姊是保險專員,有一天她打電話給我說,她們公司有一場投資理財講座,還提供免費晚餐,問我要不要參加,我想既然有免費的晚餐可吃,當然是參加囉。
在那場講座中,有一位理專過來跟我打招呼,問我的職業是什麼(理專的目的是想知道我的收入,好評估推銷什麼商品給我),我說:「我投資股票,沒有在工作。」
他說:「那你每天都在看盤嗎?是不是買低賣高。」他接著說:「就像剛開始投資3,000元,每次買低賣高,賺30%的複利(他查一下手邊的複利表),經過40次的累積之後,總財富就可以達到一億元。」
我說:「在現實的狀況,沒那麼理想。」我反問他:「有一個名叫小李的人,他真的如你所說的,剛開始投資3,000元,每次買低賣高,且超強運,每次都賺30%的複利,經過40次的累積之後,最後他一生留下多少錢?」
他說:「不就是一億嗎?我剛剛就說過了」。我說:「他最後一生沒留下任何錢。因為他第41次,賠掉了超過一億元,最後他破產了。」
那位理專露出了驚訝的表情說:「怎麼可能有人在股市賺了一億元,最後又賠掉了。」我說:「我不是唬爛的,在《股票作手回憶錄》這本書中描述的偉大作手傑西.李佛摩,一生在股市投機上賺大錢,他買遊艇、住豪宅,但最後下場是破產,維基百科中描述他是在飯店裡的洗手間舉槍自殺(1940年11月)。」
「如同你在賭場賭21點,連贏40次,贏了上千萬,但那時的錢還不是你的,只是賭場把錢借放在你哪裡,除非你馬上離開賭場,且之後不再進那賭場,否則那錢最後還是不是你的還很難說。」
「所以,若投資若只玩短線,股市就像是賭場,在股市上賺的錢,不是你的,而只是錢借放在你哪裡;除非你不賭了,離開股市,留下的錢才是真正屬於你的。」
「在投資上,若只玩短線,必須天天看盤,有操作獲利才有收入,那你只不過是個『打工仔』而已。」
「就像我投資股票是不看盤的。」
那位理專再次露出驚訝的表情,說:「你投資股票不看盤,怎麼知道是賺還是賠?」
我說:「只要投資時像個大老闆就好了。」
那位理專一頭霧水的說:「什麼叫做投資時要像個大老闆,我不懂?」
我說:「如同一家企業,企業的員工會定期向老闆報告每月和每季的業績,而執行長也會定期說明公司未來的展望,只要業績持續成長,未來展望也一片看好,老闆可繼續遊山玩水,不進公司也有錢可拿。」
「所以,我平常是不看盤的,只要關心我投資的公司每月營收年增率和每季財報數據是否有成長即可,剩下的時間,我都在看書,和寫部落格,而我每年都靠領取股利過生活。」
如果你是投資者,你會觀察資產要做什麼;如果你是投機客,一般都專注在標的物的價格走勢,那不是我們的玩法。——巴菲特
現在結束我和理專之間的對談,我們回到正題,為什麼投資股票要像個「大老闆」?
若你只是從事短期的操作,有操作獲利才有額外的收入,那麼其實你只不過是「打工仔」。若你像大老闆一樣,注意公司的每月營收和季報就好,所以,你一樣還是可以工作,而投資就可以成為你另一項事業。
但畢竟長期投資(大老闆)和短期投資(打工仔)所需的技能並不相同,若你想當個投資股票的「大老闆」,第一步還是跟巴菲特一樣,讀資料(財務報表)——就這樣。
就像我讀的資料就只是:價值線資料、成長力資料、關鍵點記錄。
有關書籍的介紹,請參考:作者、出版社、內容簡介
更多的理財書目,請參考:汪汪書架的書–理財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