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26日 星期五

投資長期績優股(巴菲特的投資原則)

獨家收錄1956-1969年巴菲特經營合夥事業時期信件中文版,看股神親口闡釋自己60年不敗的操盤智慧,在不同時期、不同標的、不同環境下運用這些原則的方法。本篇只介紹「投資長期績優股」。

1967年巴菲特的信:投資長期績優股

出於投資目的而評價證券和企業,向來都必須考慮質化和量化因素。在質化的那端,完全偏向質化因素的分析師會說:「買對公司(公司前景、產業狀況和管理階層都沒問題),價格自己會上漲。」在另一端,量化派的代表會說:「買對價格,投資的股票自然會產生不錯的報酬。」事實是這兩派都可以賺到錢,往往都會皆大歡喜。當然,所有分析師都會結合這兩派的方法,至於他屬於哪一派,則要看他偏向重視哪些因素多一些,而不是看他是否只考慮一類因素並完全忽略另一個因素。

有趣的是,雖然我認為自己基本上屬於量化派(我寫這封信時,量化派同學休息後沒有一個回來,我可能是唯一留下來的人),多年來我真正了不起的投資構想明顯偏向質化那端,源自我的「高機率洞見」。我們會賺大錢正是仰賴這些投資構想。但這種情況不常見,因為洞見不常出現,當然量化派不需要洞見,數字應該像棒球那樣直接打在你頭上。因此,投資人真正賺大錢通常是靠做對質化決定,但至少在我看來,如果量化分析得出明顯的結論,投資人往往會有比較確定的獲利。

巴菲特這種做法進一步偏離葛拉漢的投資理念,這主要是受蒙格影響。他在回顧投資生涯的信中寫道:「幸虧有查理.蒙格,我才能擺脫追求雪茄煙蒂的習慣,他幫助我建立一個事業,既可以大規模投資,又能得到滿意的績效……他給我的藍圖很簡單:忘掉以好價格買進普通公司,改為以合理的價格買進好的公司。」

蒙格也在那封信插話,回顧他們的投資理念演變:

我們一開始都採取葛拉漢的方法,效果也很好,但我們也逐漸領悟到一些我稱為更好的見解。我們認識到,有些公司的股價雖然是帳面價值的2倍或3倍,但因為公司地位潛藏的動能,加上有時有些人擁有非凡的管理能力或一些出色的系統,這些股票仍然可以說是非常便宜。

我們發現,有些投資標的的量化指標可能嚇到葛拉漢,我們克服這種心理障礙後,開始投資比較優質的公司……舉個例子,當年巴菲特合夥事業便趁著美國運通和迪士尼股價下挫時,買進了這兩檔個股。

回到本章一開始討論的問題:假設你是一位投資人,應該採用哪一種方法(量化或質化)?兩者都可行,但你適合採用哪一種,則取決於掌管的資金規模、性格、評估價值的能力,以及是否有能力客觀了解自己的投資強項。

結語
我在之前文章中有提到過【請參考:價值與成長的綜效之路(誰都學得會的「算股」公式)】,我不再稱我是位「價值型投資人」。如今我在投資「價值」和「成長」的面向,我更靠近「成長」多很多。

安寧病房最健康的病人症候群
我會有這樣的轉變,主要是我在「價值型」投資上賺不到什麼大錢。因為在台灣「價值型」投資人滿街都是,只要好的股票跌到內在價值之下,很快的就被撿走。而大部份股價會跌到內在價值之下的,其實近期基本面都不是很好。

以致於我往往為了貪圖便宜,買到的股票都是基本面不好當中較佳的(其實也並不怎麼好),就如同選擇「安寧病房最健康的病人」。而有這種和我一樣的症候群「價值型」投資人也不少。

在台灣教如何「分析價值」的有很多,教「分析成長」的卻很少。主要的原因是,價值分析依靠過去,而成長分析卻要依靠未來。依靠過去的財報比較單純、也比較簡單,但未來較不確定,所以比較困難也不好教。

其實分析成長,只要你多練習,其實困難度沒有想像的那麼高(剩下的只是心理障礙),如同我部落格中教導大家的方式【請參考:簡單的事情反覆做,熟能生巧(巴菲特給散戶的9個忠告)】。

相對的在台灣會分析「成長股」的人並不多,若你學會了這樣技能,你的投資會從「紅海策略」變成「藍海策略」。

有關書籍的介紹,請參考:作者、出版社、內容簡介
更多的理財書目,請參考:汪汪書架的書–理財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