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把運算模型和人類心理學結合起來,且寫的淺顯易懂,讓所有讀者都能輕鬆理解掌控世界運作的電腦科學,更重要的是,了解電腦科學對我們的生活有何影響。本篇只介紹「隨時知道自己還剩下多少時間」。
幼兒的極端對比是老人。從開發與善用困境的觀點來思考老化也有助於深入了解我們的生活將如何隨時間而改變。
史丹佛大學心理學教授羅拉.卡爾史丹森在學術生涯中,一直挑戰著我們對年華老去的成見。具體地說,她研究的正是人類的社會關係如何隨著年齡改變,以及背後的原因。基本模式相當明顯:人類的社會網絡(也就是參與的社會關係數目),幾乎一定會隨著時間而逐漸縮小。但卡爾史丹森的研究,改變了我們對這個現象應該抱持的看法。
傳統上對老人社會網絡縮小的解釋是:老化降低了生活品質,社會網絡縮小只是其中一環。原因是維繫社會關係的能力降低、脆弱程度提高,以及逐漸脫離社會。不過卡爾史丹森認為,事實上老人的社會關係減少,是他們自己選擇的;她說社會關係減少是「延續一生的選擇過程的結果。人類藉由選擇過程策略性及適應性地耕耘網絡,增加社會和情緒獲益,同時減少社會和情緒風險。」
卡爾史丹森和同事發現,社會網絡隨老化而縮小的主要原因,是削減次要關係,轉而專注於少數親近的朋友和家庭成員。這個過程似乎是刻意的選擇。人類接近生命終結時,往往希望更專注最具意義的關係。
在檢驗這說法的實驗中,卡爾史丹森和合作伙伴芭芭拉.弗里德瑞克森請參與者選擇最想和誰共度半小時:一名親近的家人、剛讀過的一本書的作者,或是新近認識、有共同興趣的朋友。年紀較長的人偏好選擇家人,年輕人則喜歡認識作者或交新朋友。
但有個重大轉折是,如果請年輕人想像自己正要搬到美國另一端,則他們同樣偏好選擇家人。而在另一項研究中,卡爾史丹森和同事發現,反過來看的結果也一樣:如果請老人想像現在醫學有重大突破,能讓他們多活二十年,則他們的選擇就跟年輕人完全相同。重點是社會偏好上的差異跟年齡關係不大,而跟人們認為自己處於決策期間的哪個位置有關。
隨時知道自己還剩下多少時間,正是電腦科學對解決開發與善用困境的建議。我們根據刻板印象,認為年輕人善變、老人不喜歡改變。事實上,老人和年輕人都是依據自己的時間做出完全適宜的行為。刻意把社會網絡跟縮到只留下最具意義的關係,是享受剩餘人生較少的合理反應。理解老年是善用的時間,有助於對典型老化現象提供新觀點。
關發與善用權衡還可告訴我們,該如何看待老人給的建議。如果你的祖父告訴你哪家餐廳很棒,你應該聽他的話,因為那是他數十年來尋尋覓覓的心得。但如果他每天下午五點都到同一家餐廳,那麼你可以大膽開發其他選擇,就算其他選擇可能更差也沒關係。
如果把未來的人生視為好好運用幾十年累積的知識的機會,最大收穫應該是這句話:人生應該越過越好。把某個人的注意力轉移到最愛的事物上,應該可以提高生活品質,而且看來確實如此。
卡爾史丹森發現年長者通常對本身的社會網絡比較滿意,而且表達出來的感情安樂程度通常高於年輕人。所以成為那家傍晚餐廳的常客,品味生活的開發成果,應該是件頗值得期待的事。
結語
一般人不會「隨時知道自己還剩下多少時間」,但若你有這樣的體悟,你會馬上改變你的行為。像我一位大學同學,之前要戒菸好多年了,一直都沒戒成,但自從他父親死於肺癌後,他一下子就戒掉了。
對於這樣的體悟,也發生在我的身上。因為我曾經健康出現問題,而住進醫院。有一本書很能符合,我當時的心境,那本書叫《當呼吸化為空氣》,那是一名原本想當文學家,後來改去當醫生,但他在37歲發現他得了癌症,在他死前寫的一本書。
書中作者保羅.卡拉尼提說:「得病的棘手之處在於,當你經歷生病,你的價值觀不斷在變。你設法弄清楚對你重要的東西,接著,你不停地在弄清楚。就像有人拿走了我的信用卡,而我不得不學會怎麼計畫支出。你或許決定要把時間花在當神經外科醫師,可是兩個月後,你不那麼想了。再過兩個月,你也許想去學吹薩克斯風,或想全心服事教會。」
其實在我住院之前,就已經寄出辭職信了。在我辭去工作養病的那段期間,開了我個人的部落格《汪汪財經隨筆集》,記錄了在這段期間,我原本一直想當個專業股票投資人的過程。
從今天起,你因該要知道一件事,人的生命有限,每過了一天,你就少了一天了。
這也是為什麼我沒在玩FB、Line的原因(有同學稱我為山頂洞人),因為我覺得玩那些很浪費時間,我就像一位老人,開始選擇把注意力轉移到最愛的事物上。
最後分享英國詩人格雷維爾的一首詩:「在死亡中尋找生命的真意,則將發現昔日的鼻息如今是空氣。新的名字未知,舊的名字已逝:即使時間終結人體,靈魂依然未去。讀者!要把握時間,趁你此生,踏向屬於自己的永恆。」
若你原本也想當個專職股票投資者,可多逛逛我的部落格,我的經歷可供你借鏡。
有關書籍的介紹,請參考:作者、出版社、內容簡介
更多的理財書目,請參考:汪汪書架的書–理財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