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6日 星期三

聖殿的祕密(巴菲特:從無名小子到美國大資本家之路)

本書真正深入而全面地解析巴菲特的所有重要投資決策,以及他如何從一位無名、害羞的鄉村小子,如何一步步累積個人資本、投資合夥人資本,到公司資本,進而槓桿出富可敵國的財富。本篇只介紹「聖殿的祕密」。

巴菲特經常被問到如何決定一檔股票的「價值」?他用債券的概念來解釋,債券的價值等於將來利息收入的現金流量折算成現值。股票的價值也同樣可以這樣估算,它等於每股預期的現金流量,只差投資人必須判斷重要的細節:

如果你買了一張債券,你完全能預期結果會如何,假設它是好債券,例如美國政府公債。假設票面利率是9%,你能夠知道三十年後的利息有多少……現在,將標的換成一家公司,你買的東西同樣附有利息,唯一不同的是沒有明確印出利率多寡。我的工作就是找出企業的利息。

有了價值的概念後,巴菲特試著找出「價值」大於股價的股票。巴菲特尋找此類股票的指南如下:
  • 無須理會總體經濟趨勢或預測,或是他人對股價未來走勢的預期;聚焦長期企業價值,專注於未來某個時間的利息多寡。
  • 堅守個人「能力圈」內的股票。巴菲特本人偏好擁有消費者特許權的公司,但這個大原則一體適用:如果你不了解這項業務,便無法衡量它的股票價值。
  • 尋找能把股東的資金視為自有資金,細心管理股東資本的經理人。
  • 大量研究企業前景和它的競爭對手,檢視第一手資料,而非分析師的整理報告。巴菲特曾說:相信自己的眼睛。不過沒有必要太過精確,籃球教練尋找的不是身高六呎一寸或六呎二寸的選手,而是七呎長人。
  • 總之絕大多數的股票都不夠吸引人,不值一看。美林證券給予每一檔股票的評價,但巴菲特則不然,當投資人相信一當股票,就應該展現勇氣,海量買進。

蒙格說巴菲特的方式「絕對能學習」:請別誤會,我不認為數萬人可以做得和他一樣好,但比起用別的方法,數十萬人可以做得相當好,甚至好上許多,不過這件事存在雙重性。

雙重性的一部分是人們常把「簡單」和「容易」混為一談。巴菲特的方法論明確易懂,也就是簡單的意思,但簡單並不代表容易執行。

最重要的莫過於相信自己的判斷,這讓你在眾人驚慌失措時保持冷靜。例如口可口樂,巴菲特不在乎股價波動。巴菲特知道販售一瓶八盎司的可樂能獲利一美分,每天賣出七億瓶,一年銷量兩千五百億瓶,這些數字牢牢印在他的心中。

※出處為《Smart智富》出版之《巴菲特:從無名小子到美國大資本家之路》

結語
什麼叫作簡單並不代表容易呢?

我記得2013年7月時,我和大姊通電話,談到台積電遭對沖基金套利襲擊股價慘跌的事情,我認為台積電股價變便宜了可以買,我大姊則說,等到台積電股價跌到100元以下,她才要買。那時台積電股價曾跌到96元,而我是買在101元,但我大姊最後並沒有買台積電。

只是當時我也沒有海量買進台積電,其實一般人很難跟巴菲特一樣。就像巴菲特海量買進蘋果成為第五大股東。如同蒙格所說的,如果你做這樣的事情兩、三次,就能讓你這輩子不愁吃穿了。

有關書籍的介紹,請參考:作者、出版社、內容簡介
更多的理財書目,請參考:汪汪書架的書–理財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