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21日 星期三

個人理財的重點是「個人」(散戶的獲利準則)

理查茲愛滑雪、爬山,很少看盤、幾乎不看財經雜誌,他身為理財顧問,卻遠離世界的金融中心紐約,半隱居在西部的猶他州,許多親友客戶跑來問他致富祕訣,問題一再重複,於是他乾脆寫了本書告訴大家,怎麼悠哉理財賺到錢。本篇只介紹「個人理財的重點是『個人』」。

為什麼我們這麼愛聽預測?
人對預言有興趣,是天性使然。一些因素導致我們容易聽信預言預測而上當。首先,我們的生存本能讓我們時時都想預知,樹叢裡有什麼潛藏的危險;而且,人是群居動物,群居動物都希望自己能掌握內情。我們喜歡在臉書或推特上率先披露新聞消息,就本質來說,就是希望當那個警告別人有危險、或提供有用資訊的人。

同時,我們很難接受事件是隨機發生的,好像唯一不變的就是改變,我們覺得這種想法很恐怖,因為我們幾乎每個決定,都仰賴預言和預測,包括天氣、會花多少通勤時間,甚至出門時該穿什麼?

承認大部分預測都可能不準,會讓我們感到焦慮,所以只要有人——尤其是主流出版品,經常引述的那些知名權威人士,願意告訴我們將來會發生什麼事,我們都會心懷感激。

所有的大師,分析都只準一、兩次
聽到市場預測時,請切記以下幾點:
  1. 沒人知道未來會怎樣。歷史的幫助不大,歷史只能告訴我們預測很少是準的。
  2. 只要猜測的次數夠多,至少也會猜對幾次。壞掉的鐘一天也有兩次準時,所以如果有人猜中市場走向,千萬別太認真。
我在《波士頓環球報》看過一篇喬.柯翰納的文章,內容提到2006年,羅比尼預言經濟將急轉直下,結果經濟真的衰退了,他因此被奉為先知(綽號末日博士)。可是羅比尼其實做過很多聳動的預測,而且經常猜錯。舉例來說2009年,他預測標準普爾500指數會跌到600點,但當年的指數收在1115點,全年漲幅達23.5%。

那些偶爾發表誇張預測的傢伙,其實比說法持平的人更加不可靠。美國牛津大學的經濟學教授克爾.丹瑞爾以及紐約大學的組織管理學副教授克莉絲汀.方在2010的一份研究「經濟預測的調查」中的數據,結論是:正確預測最出人意表事件的經濟學家,其長期預測紀錄比其他人更糟。

他們還指出,正確做出偏激預測的次數與比率最高的分析師,整體預測紀錄也是最差的。你仔細想就會覺得這個結論很合理,越常大膽預測的人,猜錯的機率就越高——同時由於通常沒人理會他們的預言,所以偶爾猜對了,就被視為天才。

個人理財的重點是「個人」
這樣來說,叫你別再仰賴陌生人告訴你該怎麼處理錢,或金融市場接下來會怎麼樣,可能讓你有點提心吊膽。但事實上,放棄聽信預測,恰是邁向自由的第一步。因為即便經驗和研究都告訴我們,建議和預測對我們根本沒有幫助,我們卻還是一直想聽,正是我們在投資時,很難做出正確行為的理由。

建議與預測往往讓我們忽略了真正的任務: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理財目標,然後根據這個目標做出選擇,以及因應無法避免的意外做調整。

假如天氣比我們預期的還熱,那就脫掉外套;萬一穿得不夠正式,那就跟對方好好道歉,這沒什麼大不了的。再說,如果需要別人的客觀意見,我們還可以問:我看起來怎麼樣?

同理,我們可以根據自己對目前金融市場走勢的看法,以及未來幾年想要達到的財務目標,來設計投資組合。萬一情況有變,我們可以調整。如果需要客觀意見,可以找認識又能信賴的人,而不是某個在電視台開節目的陌生人。

有些人清楚最好別聽家人的理財建議,但如果這位家人是人稱「奧馬哈先知」的華倫.巴菲特呢?或許我們可以從巴菲特的身上,學到一些理財的通則,但大部人無論讀遍多少與他相關的理財書,都不會像巴菲特那樣投資。

我實在不想告訴你這點:你不是巴菲特,也不會是下一個巴菲特,不過好在你也不必學他。

你可以做自己。

結語
我有時會收到一些讀者來信說:「我本身也有收集資料和發展交易系統,而訂閱你的資料後,剛好可以彌補自己不足之處。」

其實我也很鼓勵這樣的行為,因為如同此書作者所說的,投資其實是很「個人」的事,我常常建議讀者,可以試著修改我的資料,發展成為你自己專屬的交易系統。

有關書籍的介紹,請參考:作者、出版社、內容簡介
更多的理財書目,請參考:汪汪書架的書–理財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