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看索普如何運用正確的心態,衡量報酬與風險,做出最適當的籌碼配置。正如索普所說:「希望我的經歷能帶給各位讀者一個不同的見解,幫助大家從另一種角度來思考賭場、投資、風險、現金管理、財富創造以及人生。」本篇只介紹「省的必須大於賠的」。
知道什麼時候該討價還價,什麼時候該按兵不動是交易員的本事。在PNP時期,我們的交易室主管通常會省下一大筆錢。舉例來說,假設我們要買進一萬股的微軟股票,目前報價畫面上有5萬股掛在71元買盤(bid)價,1萬股掛在71又4分之1元的賣盤(ask)。我們可以直接用71又4分之1元買進1萬股,或者,我們的交易員報價71又8分之1元買進1萬股,看看是否有人願意接受。
如果成交——通常都會——我們就能省下1千2百50元(1/8×10,000=1,250)的成本。這聽起來很棒,但有沒有風險?當然有。
如果微軟股票一直都交易在71又4分之1元或更高的價格,我們掛71又8分之1的買進價就無法成交,這時一旦股價開始上揚,我們的利潤就會快速壓縮。簡而言之,我們可能省下8分之1元的蠅頭小利20次,卻可能一次喪失10元的利潤。誰喜歡這樣?至少我不會。
我曾經問過交易員,他如何能區分某些交易有以重覆進行8分之1點的報價,以抵消可能失去的投資機會?他並沒有辦法清楚說出理由。同樣的問題我拿去問華爾街的交易員,也問不出個所以然來,沒有人能清楚展示他們省下來的成本大於機會損失。
交易員和討價還價的事讓我想起在行為心理學上的兩種極端型態:滿足化者和極大化者。當極大化者去購物時,無論是要找雜工、買汽油、規畫旅行,總會希望找到最後(最大)可能的交易,花再多時間和體力也在所不惜。只要錯過最好的交易便會遺憾自責。
另一種所謂滿足化者只要取得接近最佳的交易就夠了。搜尋和決策的成本、失去接近最佳機會的風險,以及可能再也不會有同樣好的選擇都是決定因素。
這又讓我聯想起數學上所謂秘書或婚姻問題。假設你面試一群人,需要從中選出一位,並且一次只能考慮一位,一旦拒絕某人就無法反悔。最佳的策略是:先看過前面37%的人,然後選擇下一位你認為比前面37%更好的人即可。如果一直都沒有更好的出現,就只能選最後一位。
結語
我在投資上是一個「滿足化者」,就像2013年我建議大姊買台積電,我當時買在101元,但我大姊堅持要等台積電跌到一百元以下,她才要買。結果是,我大姊買沒成台電積,而台積電我則一直持有到現在目前股價為249.5元(2018-8-28)。
如同此書作者所說的:「簡而言之,我們可能省下8分之1元的蠅頭小利20次,卻可能一次喪失10元的利潤。誰喜歡這樣?至少我不會。」
所以,當我想買某一支股票時,當下就買了,並不會等會不會有更便宜的價格。
而我在買股的時機大都是在等1季財報公佈後(雖然今年或許等第2財報公佈後買進的價位會更好,因為今年受到川普和中美貿易大戰的影響),因為第1季財報是在5月中公佈的,而1年有12個月,所以時間上是在全年的前45%(5.5÷12=45.8%)。
如同本篇文章所指出的:「最佳的策略是:先看過前面37%的人,然後選擇下一位你認為比前面37%更好的人即可。」
有關書籍的介紹,請參考:作者、出版社、內容簡介
更多的理財書目,請參考:汪汪書架的書–理財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