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6日 星期三

無意識思考的迷思(思考不過是一場即興演出)

本書以別開生面的方式,全方位地解釋我們思考與行動的方式,對理解人類決策有深遠的影響。喜歡《快思慢想》的讀者千萬不可錯過。本篇只介紹「無意識思考的迷思」。

頓悟並不是出於無意識思考,而是因為問題本身的特性:必須根據幾個模稜兩可的線索,尋找有意義的解讀。——尼克.查特

偉大的法國數學與物理學家亨利.龐加萊曾對自己創造力的源頭十分感興趣。他對自己許多靈感的來源也頗具影響力的猜想,他認為自己的靈感來自無意識思考。他常常苦思某些數學問題好幾天、幾週而不得其解,然而暫時擱置問題後,突然就靈光乍現,冒出了解法,事後驗證也發現這些解法幾乎沒錯。

為什麼會這樣?龐加萊認為他的腦袋無意識中還在「背景」中默默思考可能的解法,直到「優雅」的解法似乎已經醞釀出來,便會突然浮現在意識中。

科學史上苯環的發現有個非常知名的小故事,正可以闡明這個觀點。苯的結構是由19世紀的傑出化學家奧格斯.凱庫勒所發現,當時他正在做白日夢,夢中有條蛇正咬住自己的尾巴,凱庫勒猛然驚覺苯的結構可能就是環狀,不久他就分析出詳細的苯環化學結構。

當然我們可能會想,正確的知覺解讀怎麼那麼剛好就浮現在心頭,轉眼間就解決了看似很棘手的問題?會不會就是無意識思考在背後拚命工作,細細思考答案好幾個鐘頭、好幾天,最後終於決定和「意識」構通,並且也不是直截了當給出答案,而是在腦海中創造出一個神祕的影像?儘管這說法聽起來很吸引人,卻不怎麼有說服力。

為何腦海會浮現恰當的知覺影像,讓科學家驀然領悟,說穿了沒有什麼神祕之處——因為所有在腦中閃現的知覺影像,幾乎都不是能引發靈光乍現的影像;只有在極罕見的情況下,出於巧合,適當的影像或影像彼此的碰撞恰巧催生了某項重要發現,成為傳頌後代數學與科學家的一段佳話。

因此,大腦重新鎖定問題,以稍微不同的角度來思考時,確實可以在轉瞬之間豁然開朗,但這不表示答案會突然冒出來,有個無意識的第二自我在費力思考。靈感只是指引出一道值得探索的新方向,只是一段長時間創作、甚至創作苦思的起點。當然,如果苦思後有了成果,很容易覺得後來的作品都註定會出現,只是把最初的啟示「發展」下去罷了。

推測解答與想出解答兩者之間的界線相當模糊,使得很多事情都被高估成無意識心智處理的證據。之前說凱庫勒在白目夢裡看到一條蛇吞吃自己的尾巴,這瞬間的洞察肯定是讓他推測苯的結構呈現環型或圓圈,他之後肯定也經歷了無數次錯誤的嘗試,最後才找出正確的解答。

事實上,凱庫勒在仔細將苯環的詳細結構拼湊在一起,並檢查這個結構確實無誤後,才知道自己之前推測的答案沒錯。因此,這份靈感帶來的與其說是啟示,不如說是推測。某些罕見的狀況下,靈感帶來的推測證實是合理的,讓我們很容易誤以為大腦不知怎地想出完整的解答,還詳細驗證過,之後才把答案「暗示」給意識。

所以,無意識思考的迷思,仔細想想,這只是「大錯覺」的另一個變體,也是支撐大錯覺的一道詭計。

結語
我以前也是認為大腦會有無意識思考,這本書也點醒了我。靈感都來自之前你大腦不斷努力和嘗試思考而來的。當然若你之前都不嘗試思考,你當然從未會有靈感來臨。

投資也是一樣的道理,現在雖然是空頭市場,但這也是一項很好思考練習的機會(因為空頭不時常發生)。你不要像其他散戶選擇躲起來或逃避,你應該仔細的觀察和分析這次空頭市場整個過程,好讓你下次再遇到空頭市場時,有較佳的投資靈感到來。


有關書籍的介紹,請參考:作者、出版社、內容簡介
更多的理財書目,請參考:汪汪書架的書–理財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