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3日 星期五

價格主導風險(尋找超值股)

作者設立了一套簡單易懂的價值投資模型,除了帶領投資人精準找出所有左右企業內含價值的關鍵數字,並透過真實上市公司財報的實戰演練分析,徹底解決尋找便宜股票的價值投資難題。本篇只介紹「價格主導風險」。

以便宜價格買進股票,結果絕對勝於以不便宜的價格買進股票,這是顯而易見的。然而,我們或許還是應該探索其原由,因為這個探索的過程能夠充分彰顯價值投資人與其他類型投資人之間的差異。

價值投資人希望以便宜價格買進股票,理由有兩點:第一,為了增加報酬。投資人付出代價購買未來收益流量,如果未來收益流量保持不變,所花費的購買金額愈少,報酬就愈高。

數字或許更能夠顯示這種效應的力量。如果股票價值是$4,買進價格則是$2,當價格最終恢復正常時,報酬是100%。換言之,4減掉2,餘額除以2,結果是1。

可是,如果相同的股票以$1買進,報酬則是300%。換言之,4減掉1,餘額除以1,結果是3。就這個例子來說,買進價格減半,報酬卻是3倍。

第二個理由,是為了降低風險。我們以棒球作為例子來說。一壘上的跑者想要盜到二壘,面臨的風險就是被觸殺出局。

跑壘者如何降低被觸殺出局的風險呢?他可以想辦法先離開一壘遠一些。當投手投出下一球之前,跑壘者可以先離開一壘,盡可能讓自己離開二壘近一點。這是比賽規則允許的離壘,這麼做可以縮短跑者到達下一個壘包的距離。

跑壘者的風險概念,反映了我們日常生活的經驗。風險是發生壞結果的機會。想要降低風險,我們就要更接近目標。

投資的風險是什麼?賠錢。這是符合實務與常識的定義。事實上,多數價值投資人也是如此定義風險的。

價值投資人如何降低風險呢?運用較少的資金進行投資。不是買進較少的股數,而是按照較低的價格買進相同數量的股票。

我們以某個極端的案例來說明這一點。股票的買進價格如果是零,自然就沒有風險。為什麼沒有風險?因為不會發生金錢損失。這就相當於一壘與二壘緊密連接在一起。

價值投資人以便宜的價格買進股票而提升報酬,這是為了讓績效更接近於15%的高標準。所以,低價買進股票,是為了更接近目標。

價值投資人對股票投資風險的看法,不同於基金管理產業的多數從業人員。我們將風險定義為賠錢的可能性。這個產業稱此為價格波動性,並且以希臘字母 σ 表示。總而言之,金融產業對風險的定義,奠定於最近的價格波動程度。

但這會導向荒謬的結果,思考以下兩種情境:
  1. 股價在過去一個月內波動於$2與$3之間。
  2. 相同的期間內該股價波動於$1與$3之間。

根據價格波動性的概念,第二種情境蘊含較高的風險,因為價格波動區間較大。可是,如果我們在第二種情境裡以最低價$1買進股票,則可能發生的虧損必定小於在第一種情境下按照最低價買進相同的股票。這顯然很荒唐。

價值投資並沒有直接否定風險與報酬的取捨;實際上,價值投資試圖超越這個邏輯。我們並不是強調低風險可以創造高報酬,而是強調:投資人能夠創造高報酬,是因為他們承擔低風險。

這種觀點突顯了價值投資的另一個更著名的概念:安全邊際。換言之,精明投資人購買股票時,價格必須顯著低於價值。安全邊際就是允許我們犯錯的彈性空間。所以,我們所等待的不是股價稍微便宜,而是無庸置疑的便宜。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我們的分析有所缺失,也不至於造成嚴重的虧損。

防範了下檔風險,往往就可以創造異常高的上檔獲利潛能;這個道理或許會讓多數人感到意外,但我們卻覺得如此理所當然。

結語
今年應該會是我買股票最少的一年,原因是台股快接近1萬2千點,這是之前投資所沒有的經驗。我看只有投資新手才敢拼命衝。如同巴菲特所說的:

「投資與投機的界限從未清晰明朗過,投資者享受勝利時混沌還在持續。輕鬆賺大錢更容易讓人喪失理性,更容易飄飄然以為自己就是灰姑娘。他們繼續留在舞會繼續對公司投機,而公司估值相對於未來預期利潤已經太高了,灰姑娘的馬車最終將變成南瓜和老鼠。頭暈目眩的投機者都想在午夜前幾秒鐘撤出,但問題是股市之鐘沒有時針。」

最終,當時鐘敲響十二點,一切都會被變回「南瓜和老鼠」。那股市之鐘敲響會在今年11月美國總統大選之後嗎?我也不得而知。

有關書籍的介紹,請參考:作者、出版社、內容簡介
更多的理財書目,請參考:汪汪書架的書–理財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