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31日 星期五

解剖典型危機(瘋狂、恐慌與崩盤)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伯.席勒研究「金融泡沫」的重要參考書!本書剖析從古至今的每一場重要的金融危機,幫助投資人整理出這些危機的共同特性,是所有投資人必讀的一本金融崩潰史!本篇只介紹「解剖典型危機」。

海曼.明斯基所發展出的模型有助於解釋美國、英國和其他市場經濟體的銀行危機。明斯基所著重的是,信貸供給改變是順循環;當經濟處於榮景時,信貸供給就增加,成長率放緩時,就減少。在經濟擴張時,投資人就變得比較樂觀,他們會向上修正各種投資獲利可能的估計,且變得更加渴望借款。與此同時,放款方對個別投資的風險評估和本身的風險規避都有所下降,變得比較願意放貸,包括之前認定為風險太高的投資。

當經濟放緩時,投資人就不再樂觀。放款方也隨著貸款虧損增加而變得不願意放貸,尤其要是這些虧損直接導致它們的資本減少。明斯基認為,經濟擴張期間信貸供給的增加和隨後的供給下降,導致了金融安排的脆弱性,也增加了發生銀行危機的可能性。

尤其是那些為了從價格上漲中獲得短期利潤而購買房地產、股票或大宗商品的借款人。這些投資人預判,自己所買證券的價格上漲步調會大大超越融資買股所要支付的利息。不過當經濟放緩時,他們所購買的股票價格會下降,大多數的投資人終將成為苦惱的買家。

明斯基認為,導致危機的事件始於「置換」或創新,也就是,總體經濟體系的外源性衝擊。這種衝擊的性質會隨著投機熱潮而異。2000年冰島的外部衝擊是銀行的民營化,這迅速增加從外國銀行借款的金額,讓它們能夠增加放款給國內家庭和企業。

在明斯基的模型中,信貸供給擴張會助燃熱潮。其他企業和家庭看別人賺大錢,就會形成有樣學樣的狀況。「沒有比看到自己的朋友變有錢,更影響腦袋與判斷的事情了。」更類似的狀況是,銀行會因為不願把市占率拱手讓給其他放款方,而拚命提供貸款給投資人。這時,似乎賺錢再容易不過了。對資本利得的投機從正常、理性的行為導向了所謂的「瘋狂」或「泡沫」。

從歷史上看,激情常常是透過多個管道之一從一國傳播到另一國。套利是危機國際傳導的重要管道之一,某國商品價格發生變化時,透過套利投資人交易,其他國家的類似商品,也會出現相應的變化。跨境投資流入構成了一國與他國之間的第三條紐帶;外國資金大量流入搶購本國證券會導致證券價格的上漲。

當買家買意消退,而賣家轉為熱絡時,「金融困境」的不安期,就會接續而來;房地產和股票的買家所持有的資產價值正在減少,於是他們開始把房地產和股票賣出,這時價格會急挫。有些高槓桿的投資人或許會應聲破產,因為價格跌幅大到使證券和房地產的市值跌到低於他們的欠債金額。因此,很多投資人爭相賣出股票,最終演變為資本潰逃。

引發危機的具體信號可能是一家銀行或一家公司破產,最後導致恐慌。除非當政府透過停止交易或限制最大跌幅來抑制股價下跌,或最終放款人(通常是央行)現身喊話,說服投資人時,投資人可能就會恢復信心。

例如,冰島泡沫化大戲是在1998年時展開,市場導向的政府開始推動銀行民營化,最後在2002年完成。很多貿易商、企業家透過收購銀行股份進入金融行業。外國資金大量買進冰島的證券,克朗因此升值。

擁有30萬人的冰島,是本身就有貨幣的最小國家。在2002年到2007年跨境投資的流入,其房價翻了一倍,其實沒有什麼了不起,不過股價卻上漲了九倍。但2008年九月中旬,雷曼兄弟倒閉時,冰島的銀行無法在外國市場上借款,於是再也籌不到錢來支付外債利息,加上股價暴跌九成,陷入經濟衰退,有些借款方再也拿不到現金來還銀行錢,造成冰島銀行的虧損一飛沖天。最後,銀行倒閉,遭到冰島政府接管。

結語
接著我們看最近的財經新聞,如下:

中央社 2020.07.10
眼見疫情失速蔓延,經濟活動陷入低谷,為了力挽狂瀾,美國聯準會率先「放大絕」,祭出無上限量化寬鬆,歐洲央行、日本也跟進腳步,局勢就此反轉,股市無視於經濟基本面尚未回穩,戲劇性展開絕地大反攻,熱錢走到哪裡、漲到哪裡。

全球大開資金派對,新台幣也瘋狂,今年以來,升值5.25角,升幅狠甩人民幣、韓元,甚至比避險貨幣日圓還要強,「最強亞幣」當之無愧;這場新台幣升值大戲,就連市場人士也驚嘆不已。

這些跨境投資熱錢流入,再加上台商資金也回流台灣的助燃,使得最近台股變得非常的強。如下圖:


接下來,讀者可能要注意有哪些因素會使得跨境熱錢回流,新冠肺炎疫苗問世?今年11月川普落選?或更嚴重的台海發生戰事?若是這樣,持有一些股價已經脫離基本面很遠股票的投資人,就要非常小心。

PS. 特別感謝「樂金文化」寄這本書給我,這是我今年難得一見的好書,補足我在總體經濟情勢分析上的不足。

有關書籍的介紹,請參考:作者、出版社、內容簡介
更多總經分析的書目,請參考:汪汪書架的書–總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