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氣候
企業環繞在一個有機體,經濟氣候裡。企業必須靠著外在的環境生存,正如植物及人類必須倚賴大自然生存一樣。企業需要資金做血脈,以供給營運所需要的流動資金;企業需要顧客來購買他們的產品,也需要供應商來供給他們生產所需的原料;他們也仰賴一個有為的政府,如果政府稅賦太重,或是規定太多、綁手綁腳,對於企業將是非常大的障礙。
當景氣升溫時,人們蜂擁至商店購買新車、新沙發、新錄影機及各式各樣新奇物品,陳列在架上的展示品很快就銷售一空,商店必須雇用更多的職員來處理大量增加的業務,工廠也是日夜趕工以求增產。當經濟達到高峰時,商店為了不致落入貨品短缺的窘境,不斷大量生產及囤積貨品,不論倉庫、工廠或商店裡,產品總是堆積如山。
當景氣過熱時,條件一般的人找工作不再是一件困難的事,報紙上求才廣告多如過江之鯽。各行各業在這個階段幾乎都能賺到大錢,失業率降低,人們的收入變得豐厚,對於工作的信心及安全感也最高,人們的花費也在這時達到高峰,絲毫不考慮自己是否需要,看到滿意的東西馬上就買。但在金融市場,過熱的經濟景氣並不是一件好事,而對華爾街的投資專家來說,更是最惡劣不過的訊息了,如果你曾注意經濟新聞,你大概常常看到這樣的標題:「強勁的經濟升溫使股價大跌100點。」
景氣過熱可能導致通貨膨脹壓力,也就是物價上揚的壓力,正是經濟學家及華爾街人士最擔心的事。當人們對物品及勞務的需求增強時,通常會導致原料及勞工的短缺,在供給不足、需求激增下,將會導致各類物價上漲。汽車製造商必須付出更出的錢來購買鋼鐵及鋁原料,下一步他們便會調高汽車售價,當員工發覺物價上揚時,他們便要求公司加薪。
物價上揚的感染效應相當迅速,不管是商家或是工人,大家都會趕著輪流漲價。公司必須付出更多的錢給電力公司、原料供應商及員工;而工人雖然拿到更多的錢,但是他們也必須付出更多的代價才能買到物品,房東也會調高房租。很快地,通貨膨脹就失去控制,每年以5%、10%,甚至20%的高速度成長。自1979年至1981年,美國的通貨膨脹率即高達兩位數字。
當新的工廠及商店在全國各地不斷展開時,許多企業必須倚賴借貸來支付企業的擴張計畫。同時,許多消費者也大幅擴充信用額度,買入他們想要的東西,最後的結果正是銀行貸款的需求大幅增加。
當人們在銀行門口排隊要求銀行提供貸款時,銀行及金融公司所能做的,就是遵循汽車商因應法則(漲價),來符合大眾的需求,銀行貸款的利息便會因而水漲船高。
很快地,你會發現利息增加的速度和物價增長的速度亦步亦趨,此時,股價及債券價格將是唯一往下調整的物品。因擔憂公司的盈餘無法趕上通貨膨脹的速度,成為投資人撤出股市的理由。在1970年代未期和1980年代初期的高通膨年代中,股市及債市都是雙雙下滑的。
好景不常,熱絡的景氣通常不會永遠保持熱度。受到利率高升的影響,景氣最後一定會冷卻下來。大量借貸的人因房屋貸款、汽車貸款及物價高漲下,人們的負荷能力可能達到極限,再也負擔不起任何新增債務的情況下,他們寧願延後購買新屋的時機,或是繼續開著舊車,把購買的計畫稍微延後。
很多投資者從歷史經驗中學會如何度過景氣衰退的良方,就是在投資組合中大量持有抗景氣衰退的個股,如麥當勞、可口可樂、嬌生,及其他在景氣衰退時期表現依然突出的消費成長股,他們懂得避開像通用汽車、雷諾金屬及美國房屋公司等所謂的景氣循環股。
政府掌控經濟氣候的手段
即使是大有為的政府,仍有許多無法掌控的事務,但是,對於經濟氣候,政府能使用的控制工具就相當多。在經濟政策上,政府最重要的工作莫過於維持經濟氣候的穩定,以防止經濟過熱或過冷,如果不是政府干預,也許人們很容易再度碰到另一次經濟大蕭條的災難。
美國中央銀行管理著全美國的貨幣供需政策。當景氣降溫的速度過快,它只會做兩件事:
- 降低銀行向央行調度資金時所計價的重貼現率:銀行將可藉此降低借貸成本,促使一般銀行降低對大眾的貸款利率,人們便可以以較低的成本借到貸款,用來購買房屋和汽車,經濟自然能夠恢復生氣。
- 直接把錢輸入到銀行體系裡,銀行因此就有更多錢可以貸放出去:這一招對於降低利率也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在某些特殊情況下,政府還可以增加支出來刺激景氣,這種方式就像你直接在商店裡花錢是一樣的。
如果經濟過熱,中央銀行則可採取相反的做法:提高利率及把資金從銀行體系內抽走。這些措施都會使金融體系內的資金緊縮、利率上揚,這時銀行貸款的成本會變成非常高昂,消費者便會停止購買房屋及車子的行動,企業生意清淡、員工失業人數增加,商店業主便會想盡辦法,甚至以降價的方式來吸引人氣。
當經濟冷卻到一定的程度後,中央銀行再度介入刺激景氣回升。這樣的程度無止境地一再重複,華爾街也因此永遠得為未來的景氣循環而擔憂。
耐得住才是大贏家
當大風雪或颶風來襲時,採取一些行動來保護自己免於受到傷害,這是人們的自然反應。股市投資也一樣,我們也會想辦法採取一些行動,讓自己的投資免於崩盤的危機。可是,投資人常常犯的錯誤是為避免預期來臨的回檔而提前出場,或是手上拿著一大筆錢,期待下一個回檔來臨時,以更便宜的價格敲進,投資人自以為此舉可以避開空頭時段,卻錯失進場良機,更錯過多頭股市的機會。回顧自1954年以來,如果你這40年來,持續把錢放在股市中投資,你的年平均報酬率為11.5%;但是,如果你在這40年中的40個漲幅最大的月份中,沒有把錢投入股市,你的投資報酬率就只剩下2.7%。
假設你的運氣很差,自1970年以來,你每年以2千元的資金投入股市中,可是每次進場時,你都買在該年度的市場最高點,則你的年平均報酬率只有8.5%;而如果你抓波段走勢的功力很高,每年都買在股市的最低點,則你的報酬成為10.1%。最能幹及最差勁的投資人,報酬率相差也不過1.6%。
這個統計數字真正要告訴我們的是,長期下來,只有從頭到尾投資在股市,並且投資在具有成長性的企業裡,才能成為真正的贏家。
股價不代表投資價值
以價格走勢判斷個股是否值得投資,是投資人最為大錯特錯的做法,因為它會讓投資人在股市持續下跌或股價盤整時,對公司喪失信心,而往往在股價跌到最低時,殺出手中的時股,更遑論趁著股價回跌時,進場逢低佈局質優的個股了。
在未來幾年內盈餘是否繼續成長,是選股時重要的參考指標,這也是選股者能否成功的第一步。股價本身並不能明白指出你的投資是否正確,但只要你很了解該公司,且該公司的投資遠景也相當被看好時,你的投資就會有回報。
總結
科斯托蘭尼曾經說過:「有一個男子帶著狗在街上散步,像所有的狗一樣,這狗先跑到前面,再回到主人身邊。接著,又跑到前面,看到自己跑得太遠,又再折回來。整個過程裡,狗就這樣反反覆覆。最後,他倆同時低達終點,男子悠閒地走了一公里,而狗跑來跑去,走了四公里。男子就是經濟,狗則是證券市場。」
我覺得同樣比喻也可以看成,公司的基本面(男子)和股價(狗〉的關係。每當有消息面造成股價下跌,只要成長力資料顯示基本面持續成長,我就不擔心,因為那隻狗(股價),遲早會回頭的。但讀者最好緊盯著成長力資料,若狗(股價)往下跑,是因為男子主人(基本面)牽著牠往下走的,就要小心。
此書的購書連結,請參考:作者、出版社、內容簡介
更多總經分析的書目,請參考:汪汪書架的書–總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