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指標—就業報告
與消費者財富最息息相關的指標,是每個月公佈的就業報告。就業高度成長代表當時經濟非常強勢,消費者所得增加,且願意增加支出;而就業成長率下降,則表示消費者的支出將因所得增長率的降低而縮減,消費態度亦將轉趨保守。
同時,勞工統計局(the Labor Statistic Bureau)還會公佈另一個就業數字,就是失業率。若失業率下降,顯示經濟景氣非常好,勞力市場中新雇用人數較人力供給為高。
消費者指標—零售銷售
零售銷售資訊亦是每月公佈,它代表消費者在零售商店支出的金額。當零售銷售數字強勁成長,顯示經濟景氣勢絡、就業情況佳,且人們所得增加。這個指標一般被用來印證當時經濟成長的強度,由戶口普查局(the Census Bureau)所公佈。
消費者指標—消費者信心指數
還有一些評估消費者態度的調查報告,經濟諮商局(The Conference Board)會發佈消費者信心指數,密西根大學則提供消費者信心調查報告。他們針對取樣的消費者進行問券調查,如對整體經濟情勢的看法、購物或購車態度,以及對未來經濟景氣、通貨膨脹、及收入的看法等,將這些答案加以量化統計,以編製消費者信心指數。
密西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接近100,表示消費者目前及未來的經濟景氣看法非常正面,並且願意增加消費;再進一步說,消費者信心指數高,顯示經濟景氣可望維持強勢,零售情況勢絡,且就業情況非常良好。
然而,當消費者信心下降,經濟成長率將因消費者支出下降而逐漸走緩,因為消費者支出在整個商業循環中,佔非常重要的地位。投資人必需非常密切留意消費者信心指數的變化,尤其當它降至80~90,經濟步入緩慢成長甚或蕭條的可能性非常高。
消費者指標—消費者循環信用
另一項代表消費者財富的指數是消費者循環信用。這個數字代表消費者透過循環信用所借貸的金額,由聯邦儲備局(the Federal Reserve)所發佈。這個指數是觀察消費者財務狀況及消費能力的重要工具。
消費者循環信用若高度成長,顯示消費者對未來前景感到樂觀,因而願意進一步提高借貸額度,同時經濟成長也將更加強勁。在這種情況下,利率通常會走高。不過當利率持續走高、經濟開始走緩後,消費者信用循環成長率又會下降。
消費者指標—個人所得支出
還有一個與前述各項指標關聯密切且更重要的指標,那就是個人所得。個人所得與就業情況、零售銷售、及消費者信心的關係密不可分。個人所得高度成長顯示消費者對未來前景感到安心,就業增加且零售銷售非常強勁,因此這個指標幾乎完全反映了整個經濟成長或GDP的情況。
當經濟體系資金增加,而通貨膨脹率下降,將促使人們增加消費並帶動企業增加生產量。而當經濟情況好轉,就業增加,所得自然亦隨之增加,這麼一來就會促使消費者增加支出,並使得零售銷售趨勢逐步走高。
相反地,當個人所得降低,通常顯示經濟體系各部分的表現亦在降溫中,而反映出的是就業情況惡化、零售銷售降低等。而利率走高、央行緊縮貨幣政策導至經濟景氣走緩,將使企業對經濟前景看法及未來產生計劃,趨於保守。為了控制成本,企業可能進行裁員,這將使個人所得降低,進一步使消費者支出態度轉趨保守,間接又使零售銷售下降。每月的個人所得支出資料是由經濟分析局所提供的。
消費者指標—每週首次申請失業救濟金人數
另外,美國勞工統計局還會公佈每週首次申請失業救濟金人數,由於每週公佈,因而成為廣為使用的指標。它是觀察社會上請領失業保險情況的重要指標,當這個指標升高,表示經濟正在走緩;而當請領人數減少,就代表愈來愈多的失業人口已找到就業機會,景氣會逐漸改善。
由此可見,首次申請失業救濟金人數的高低,是評估經濟景氣的工具之一。當請領人數達到歷史低檔,即接近三十萬人,代表經濟情況非常好,就業成長率以極快的速度走高,勞力市場因而非常緊縮,景氣也異常熱絡。就分析師的說法,也就是所謂的「景氣過熱」,在過熱的情況下,可以預見的是薪資水準將加速上揚。而相對的,首次申請失業救濟金人數超過三十萬人愈多,就代表經濟情況愈趨疲弱,失業人口增加,勞力市場不再緊縮,商業活動亦逐漸失去活力。在這種情況下可以預期的是,薪資水準將逐步走低。失業保險相關指數是由勞工統計局提供。下圖為美國初領失業金人數與S&P 500 股價指數:
總結
就業報告、零售銷售、消費者信心指數、消費者循環信用、個人所得支出和首次申請失業救濟金人數,本部落格都會追蹤,並定期會發佈在 第02章 晴雨計 中,最近值得注意的是已發佈的消費者信心指數,經濟諮商局(The Conference Board)發佈的消費者信心指數出現大幅度的下滑。
- 經濟諮商局(The Conference Board)發佈的2013年1月消費者信心指數大降至58.6,不如前月上修後的66.7和市場預估的64,是2011年11月來最低,同時也寫下2011年8月來最大減幅。
- 密西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2013年1月終值為73.8,較上個月上升0.9。
有關書籍的介紹,請參考:作者、出版社、內容簡介
更多總經分析的書目,請參考:汪汪書架的書–總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