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7日 星期一

3大類分析,追蹤獲利指標變化

我們可從損益表來追蹤企業獲利變化,主要有營收、毛利率、營業利率與稅後淨利4項,因此要注意這幾重要的指標變化,調整操作方式與資產配置。須注意,這些財報數字,若是年報,是以當年度年報與前一年度年報比較;季報則為當季與前一年度同期比較,與上一季較無比較意義。

第1類》營業利益、稅後淨利穩定
意義:獲利穩定
操作:買進或持有
營業利益、稅後淨利維持穩定的公司,仔細看營收與毛利率的變化,可依以下3種狀況分析:
  1. 營收穩定、毛利率穩定:代表營運穩定,若公司可以持續控管營業費用及沒有亂做業外投資,就會使得獲利保持穩定。
  2. 營收衰退、毛利率上升:代表企業產品組合優化,在淘汰了營運獲利不佳的產品後,整體經營效率提升。
  3. 營收成長、毛利率下滑:營收成長彌補了毛利率的下滑,以產品週期的概念,在獲利穩定下發生這種情況,多是非新品的應用需求增加所造成。若有營收成長停滯、毛利率持續下滑情形,就要留意後續變化。

第2類》營業利益、稅後淨利上升
意義:獲利成長
操作:買進或持有
這類公司,代表不管毛利率走勢為何,都有能力賺錢,也可以分3種狀況說明:
  1. 毛利率上升、營收上升:營運獲利狀況大幅成長。
  2. 毛利率不變、營收上升:營運狀況穩定成長。
  3. 毛利率下降、營收上升:營收的成長,足以彌補毛利率下滑的負面影響,但當營收也同步下滑時,會有獲利衰退的加乘效果。

第3類》營業利益、稅後淨利下降
意義:獲利衰退
操作:觀望或賣出
不管毛利率升高或下降,企業的獲利衰退都是事實,此類公司我會保持觀望,等到營運轉為穩定或成長再考慮,若有持股則會部分賣出或全數出清。
  1. 毛利率不變、營收下降:產品出貨狀況不佳,營運狀況受挑戰;可能有產品被市場淘汰的疑慮。
  2. 毛利率下降、營收成長:營收成長無法彌平毛利率衰退影響。
  3. 毛利率下降、營收下降:獲利下降、營運不佳。

調整操作方式與資產配置
我將獲利領息部位的操作,分類為營運週期處於「成長」、「穩定」或「衰退」,根據個人喜好,以整體布局操作的觀點調整比率。例如成長與穩定的公司分別占持股市值的60%與40%,或者各半,並可降低獲利衰退的公司比重。

以我的獲利領息部分來說,「成長」、「穩定」或「衰退」的企業比重分別占47%、47%、6%。

結語
此書作者採用的方式,也跟我很像,我的資產配置的方式,之前也提過,這裡不再詳述,請參考:衡量式參與(約翰.聶夫談投資)

另外營收的判別,我是利用「營收年增率」,請參考:投資航道的首航—營收年增率

以及還有一項更重要的數據,就是每季公布的EPS。

所以每年每季財報公布後,我都會進行調節,賣出獲利已呈現「衰退」的股票,轉進獲利大幅「成長」的股票。

※參考資料:我的零成本存股術
※更多的基本分析書目,請參考:汪汪書架的書–基本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