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26日 星期四

伺服器產業:台灣概念股一覽

經濟日報 記者:王郁倫/專題報導 2023-01-25

台灣已是伺服器王國,面對AI應用、5G邊緣運算、雲端運算、節能減碳等四大變革,本報深入報導台灣業者如何從純代工拚升級,朝「伺服器2.0」高附加價值服務迎新局。

「如果家裡沒有WiFi,我們已很難活著。」英特爾執行長基辛格在2022年5月Vision 2022大會上,突然關掉全場燈光讓漆黑降臨,他希望現場來賓體驗一下當災難無預警來襲,電力中斷的時刻,當然網路也立即消失。

他這句話並非玩笑,網路已經成為現代人必備生活品,想想看忘記帶手機出門的一天多讓人焦慮。

當災難來臨,英特爾會如何應對?基辛格當天秀出一台2U(二個標準單位高度)伺服器,這公事包大小的電腦可當作5G行動基地台,訊號能連上全球各地低軌衛星業者,讓災區在一小時內恢復通訊,這台行動通訊伺服器由英特爾、和碩、微軟合作開發。

六大業者 拿下八成訂單

其中,伺服器的部分來自於台灣。

英特爾找上台灣合作殺手級應用新品,可看出台灣在伺服器產業舉足輕重的角色。目前台灣不僅是全球伺服器出貨量超過九成的供應方,前六大伺服器硬體業者更吃下其中八成供貨量,十足大者恆大效應。

伺服器產業相關產值在2022年預估達2.02兆元,其中台灣1.82兆元貢獻比九成,是名副其實的伺服器王國。

台灣伺服器總產值於2021年已達1.64兆元,Digitimes Research估2022年將首度突破1.8兆元,這個兆元級產業卻很少被投資人、研究機構特別提起,原因是伺服器提供的運算力幾乎等於日常水電,屬於社會基礎建設一環,很少顯露在外。

依照產業每年成長率5~10%推算,台灣伺服器相關產值很可能在兩年內挑戰2兆元,這樣的產值,絕不輸包括面板、半導體、甚至於傳產的石化、金屬和機械,不僅在台灣產業中舉足輕重,伺服器的背後「運算力」,其實更已等同是國力,美中大國每年莫不在500大超級電腦排名上暗自較勁。


鴻海業績 遙遙領先對手

鴻海(2317)董事長劉揚偉2022年公開宣示,集團伺服器相關營收已經近1兆元,遙遙領先對手,以龐大的營收金額壓倒性成產業之首。鴻海除HP及DELL等品牌伺服器客戶外,已打入Amazon跟微軟資料中心,並成為Google供應鏈一員。

法人指出,由於鴻海在網通領域也是強者,在伺服器與網通系統整合趨勢下,加上整機出貨比例高,造就鴻海營收規模遙遙領先。

英業達、緯穎與緯創、廣達與雲達(QCT)伺服器業務規模都在2,000億元以上,其中英業達出貨型態以伺服器主機板量體最大,在伺服器主機板市占率超過兩成,這個占比還比鴻海大,英業達客戶規模組成跟鴻海類似,兼顧品牌跟雲端客戶,這也讓英業達成為伺服器客戶數最多的供應商。

廣達集團布局則十分有前瞻性,旗下雲達科技很早就轉移方向,放下品牌伺服器客戶,專注朝雲端產業發展,是台灣產業最早直供資料中心的先鋒,面對鴻海與英業達以「量」為傲,雲達總經理楊麒令表示,廣達集團更在意是否在每個指標市場真正扮演一個角色。

「伺服器最終市場很清楚在雲端、5G公有雲、5G專網及AI、邊緣運算上,關鍵是你的生意是否在最終的目標市場裡,一、在有意義的市場裡,二、因進入新領域而促使毛利率持續上升,才是雲達在意的重點,」 他說。

緯創集團旗下緯穎則以雲端客戶出發,從最初跟微軟合作關係密切,逐漸拓展雲端客戶陣容,目前系統出貨比例拉高,是營收衝最快的黑馬。

被伺服器業者戲稱為「美皮台骨」的美超微Supermicro,在桃園設立龐大一條龍工廠,創辦人梁見後從台灣赴美創業,整合台美資源優勢,成功在以軟體應用當道的矽谷地盤,創造出一家年營收1,555億元的電腦硬體公司,也成為華人奇蹟。

白牌結盟 搶吃雲端訂單

而儘管伺服器硬體玩家大者恆大,但因為市場仍快速成長,還有許多玩家仍看好產業成長性,縱身投入。包括聯想除品牌伺服器產品線,近年也籌組白牌團隊期望跟廣達一樣搶吃雲端客戶訂單。

由於應用不斷蓬勃發展,伺服器市場穩步擴張,另外的兩成多市場,也有許多中小型業者活躍其中。和碩在近年成立伺服器事業群,董事長特助徐衍珍表示,起因是期望從軟體角度切入5G市場,但隨即發現做純軟體事業不容易,端到端解決方案是機會,因此決定搭配硬體推出,對於切入伺服器戰場,他坦言「心不要太大,可以單點突破。」

台廠不做關鍵元件 照樣寫奇蹟

台灣伺服器產業強大,掌握全球九成產值,但三大關鍵元件:處理器、硬碟、記憶體的主要供應商,卻都不在台灣,為何台廠仍能造就伺服器王國奇蹟?

美超微在台灣及美國都有龐大生產與研發中心,對於這個提問,台灣區總經理劉慶明認為,儘管沒有處理器,但台灣以板卡起家,建立很多研發人才跟產業鏈,這樣的研發能量漸漸發展到伺服器,讓台灣有足夠研發能力及生態系支持。

「台灣有高品質勞工,低廉成本,我們沒做CPU跟記憶體,但這兩項不是絕對優勢,台灣做的是整合能力跟品質。」劉慶明說。

安圖斯總經理李占傑認為,台灣也是有做CPU廠商,比方聯發科(2454)在手機領域非常厲害,只是應用沒做到伺服器端,而伺服器要求較特殊,要投資的研發資源也多,運算效能也比較高,十分重視跟客戶端應用軟體的相容性,他舉例,連用英特爾伺服器的客戶若要換到超微,也都會很謹慎,擔心軟體效能是否會被影響。

他認為,CPU跟記憶體廠商要花很多資源在生態系的相容性跟測試上,得到客戶信任前生意不會太多,跨過門檻後生意才會開始增加,台灣若要投入CPU跟記憶體業務,是否願意投資這樣多資源跟時間,並通過應用端相容性跟效能考驗,才有可能看到結果。

廣達資深副總楊麒令說:「台灣在晶片設計上沒有很大市占,但IC製造上還不錯,處理器方面現在有一些RISC-V架構出現,比方聯發科投資的晶心科。」但他認為,不論哪種處理器,都必須建立生態系,支援的周邊軟體相容性與升級性都要完整分工。

對於台灣沒有伺服器CPU,英業達董事長卓桐華坦言,這不單純是技術問題,其實威盛全盛時期處理器效能不輸英特爾,但要能成為伺服器CPU供應商,還有很多看不到的競爭力要求,比方要有強大的策略夥伴等。

「台灣伺服器做得好,關鍵零件不是必要,台灣擅長系統設計整合,關鍵零件雖不在台灣,但從主機板到系統設計整合,台灣很強,可以說世界最好。」安圖斯總經理李占傑說。

台灣彈性夠,對系統整合態度積極,台灣工程師也很優異。另外,針對客戶提出的設計要求,台灣配合度很高,產品設計到交付時間很有競爭力,這也是世界公認的特點。

「你有什麼屁股就坐什麼位子。」卓桐華幽默地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