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6日 星期三

策略的基本方程式(7大市場力量)

空有策略沒有建立市場力量,不僅陷入套利惡性循環,也無法樹立事業的護城河!所以,必須在事業的起始階段、起飛階段、穩定階段,掌握市場力量開啟的機會之窗,才能在高獲利時期精準「進場」。因市(市場力量)」╳ 擇時(市場進程)打造好策略!本篇只介紹「策略的基本方程式」。

所有知名企業的拱門,都是以決定性的策略性的策略選擇作為支柱。策略學這門學科就是探索這個疑問。更正式地定義為:策略學是研究潛在事業價值的基本決定因子之學科。

策略學的目的既是實證性質——揭露事業價值的基礎;也是規範性質——為企業人的價值創造行動提供指引。依循環經濟學中常見的一條理論線,策略學可區分為兩大主題:

  1. 靜態學:亦即「到達那裡」。例如,是什麼使得英特爾的微處理器事業如此持久有價值?
  2. 動態學:亦即「前往那裡」。例如,一開始是什麼發展引領出英特爾如此成功的事業與局面。
一、策略靜態學,主要包含七大市場力量,如下:
  1. 規模經濟:大小很重要
  2. 網路效益:集體的價值
  3. 反向定位:進退兩難
  4. 轉換成本:上癮症
  5. 堅實品牌:消費者感覺良好
  6. 壟斷性資源:挖掘所有的礦
  7. 流程效應:一步一步來

二、策略動態學,主要探討如下:
  1. 建立市場力量:跟風行不通,辨別你要做什麼?
  2. 市場力量進程:何時轉變,轉變,轉變

所謂的企業價值,指的是絕對基本面的股東價值,換句話說,公司策略性地區分一個事業持續歸屬於股東的事業價值。估算這種股東價值的最佳方法,是計算一項活動的預期未來自由現金流量的淨現值。

在數學上相等,但更適當的自由現金流量現值公式是:

價值=目前的市場規模×折現後的市場成長因子×長期平均市場占有率×長期平均差額利潤(扣除資本成本後的淨利潤)

我稱此為「策略的基本方程式」。還記得嗎,我對策略的定義如下:

策略:在重要市場上延續市場力量的途徑

「目前的市場規模」和「折現後的市場成長因子」反映歷經時日的市場規模,描繪了這個定義中的「重要市場」部分。競爭套利的影響同時反映利潤及市場占有率這個部分,因此,維持或提高市場占有率,同時也維持正值且豐厚的長期差額利潤,這就是市場力量的數值表現。換言之,用另一種方式來詮釋:

潛在價值:市場規模×市場力量

這是一個事業的潛在價值,為實現這潛力,需要卓越營運。

凡是做過估價或價值投資的人都知道,一個事業的大部分價值來自未來幾年的評估,處於快速成長中的公司會更強調這個現實。若你的事業只經歷了不錯的幾年,然後差額利潤就衰減了,而這個事業的估值就不會太高。

所以「策略的基本方程式」清楚定義出,要實現長期預期,持久性仍是關鍵。市場力量的重要特質是事後持久的差額報酬。因此,我們必須把力量和強度及持久性關聯起來。
  • 效益面:市場力量創造出的條件必須能夠大大增加現金流量,雙重性著重強度層面。效益可能表現於價格提高、成本降低、以及/或是投資需求減少,或這些的種種組合。
  • 障礙面:效益不僅要大大增加現金流量,而且必須持續增加,所以形成市場力量的條件,必須能夠防阻既有潛在競爭者從事破壞價值的競爭套利行動,這是市場力量的持久面。

市場力量概念支持巴菲特的一個觀點,他認為,若你把一個糟糕的事業和一位優秀的經理人結合起來,聲譽受損的不是這個事業,而是這位經理人。另一面,身為經濟學家的我堅信,領導力在創造價值中扮演重要角色:確保走上一條延續市場力量的途徑的種種抉擇上。

結語
本書適合想投資美股的讀者,但台灣大部分的電子業,都是從事代工,所以不容易看得出來。


有關書籍的介紹,請參考:作者、出版社、內容簡介

更多的理財書目,請參考:汪汪書架的書–理財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