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4日 星期三

停損無法停止虧損(當代財經大師的獲利真相課)

洞悉市場的富比士億萬投顧,拆穿獲利糖衣的經典之作。為什麼投資老是賺不到錢?肯恩・費雪觀察市場走勢逾30年,深知投資人的盲點,為你對症下藥!本篇只介紹「停損無法停止虧損」。

「停損」,聽起來真不錯。誰不想要讓損失停下來?只是,停損無法滿足人們的期望,它們反而經常引發更多的課稅與交易費用。而且,跟它們能夠停止的損失相比,它們更常阻擋投資人獲利。長期平均而言,它是賠錢的策略,請不要相信這個代價高昂的迷思。

停損是怎麼運作的?

對於不熟悉這個方法的人而言,停損是某種機械式的操作方法,像是對經紀人下一個命令,當股票——或是債券,指數股票型基金、共同基金、整體市場,其它任何金融商品——的價格低於一定金額時,就自動賣出。

停損的金額由你決定!停損並沒有「正確的」數字。主要是因為,並沒有哪個金額經證實可以改善長期績效。一般來說,人們傾向選擇10%或15%這樣的整數,或是比他們買價低20%的價格,沒有什麼原因。當然你也可以選擇11.385%或19.4562%,但人們就是不會這麼做。

停損的構想,應該是要保護投資人免於暴跌的損失。如果股價下跌,遇到停損的標準,持股就會被賣出,這樣才不會因為價格下跌,遭遇大跌80%的災難——這聽起來很有吸引力!誰不會想讓損失停下來呢?

然而,我沒聽過任何重要、長期成功的基金經理人使用這個方法。我確信,某些金融證券業者會推銷它,但這並不是因為它能改善投資績效;事實已經證明,它不會改善投資績效。重點是因為停損可以增加他們的業績。

今天下跌,明天也會跌嗎?

要相信停損有用,你必須相信股價是序列相關的。如果數據之間有連續相關,也就是說,下跌的股票會持續下跌,上漲的股票則是會繼續上漲。有一個投資學派以這個構想會基礎,稱為動能投資。但一般而言,動能投資派的績效並沒有比其他學派來得好。你能舉出五個知名的動能學派投資家嗎?我想不到。

停損與動能投資兩者之所以行不通,在於股價並不是序列相關的。股票昨日的價格變動,對它今天或明天的股價沒有影響。股票下跌到一定幅度,無論是5%、7%、10%、15%、19.4562%——不表示它們會再跌下去。

採取停損的人,他們的舉動卻像是在說股票還會繼續下跌。但請仔細想想:你會只買進上漲特定漲幅的股票嗎?你直覺知道這是行不通的。有時候,某支上漲很多的股票會繼績漲,有時候它會下跌,有時候它會盤整。我推測,大多數人有這種直覺,上漲的股票不見得會一直漲,那為什麼換成下跌的情況就不是這麼想呢?

選擇一個停損點的矛盾

假設你以50美元買進XYZ股票,它的價格陡直上升至100美元。然後,你的朋友鮑伯也買進這當股票,隨後它跌至80美元,也就是下跌了20%,你們兩個是否都應該將它賣出呢?或是因為鮑伯的買進成本比較高,只有他賣出就好?

對他而言,股價下跌20%;但是對你而言,股票仍上漲60%。這是否表示,這檔股票對你而言還可以繼續持有,但對他來說卻不行?為什麼?這就是停損會有問題。對於「為什麼?」給不出答案,「只因為」你設定了某個停損點。然而,「只因為」不是一種投資策略。

停損並不保證不會虧損,但它保證會提高你錯過上漲的可能性,它們也保證你會增加交易成本。這或許就是為什麼,一些券商從來沒有停止宣傳這個策略。沒有證據顯示停損比較好,但是相反的證據卻堆積如山。

最後,你最好幫停損取個更貼切的名字:停利。在停損之前,請你先停下來想想。

結語

今年投資課堂上,剛好有學員問我有沒有執行「停損」的策略。我回答:「沒有」。

我會賣出股票,都跟基本面有關,就是後來的展望不如我預期,或者我想換股。跟股價下跌多少並沒任何關係。

因為我是長期投資者,股價波動是正常現象,就像去年(2022年)股市發生大崩盤,但今年股市卻大爆漲。所以我去年跟本沒有執行任何「停損」的操作。

總之,更好的策略是「逢低買進」,就是買進股價50元,之後會上漲到100元的股票。若之後股價突然暴跌20%到80元,你也用不著執行停損。但若你總是買進股價漲過頭的股票,或著槓桿開的很大,那就需要一個「停損」的策略來保護自己。


有關書籍的介紹,請參考:作者、出版社、內容簡介

更多的理財書目,請參考:汪汪書架的書–理財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