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28日 星期三

投資者的完美典範【汪汪理財專欄】

今年(2024年)我在看「巴菲特致股東的信」時,帶有一點的傷感,原因是我的投資導師查理.蒙格離世了。巴菲特為了緬懷對蒙格的貢獻,自己謙虛的說:「波克夏已經成爲一家偉大的公司,而我只是負責工程的包工,查理應該被尊稱爲建築師。」

畢竟,巴菲特也已經93歲了,於是也宣佈了波克夏的法定接班人為格雷格.阿貝爾(Greg Abel)。那將來後巴菲特時代,投資人要如何獲得指引呢?別擔心,巴菲特在此次的信中,特別介紹了她的妹妹伯蒂(Bertie),可做為「投資者的完美典範」。信中提到如下:

多年來,波克夏吸引了衆多「終身」股東及他們的後代。我們珍惜與他們的關係,他們每年都來聽我們所傳達的好(或壞)消息,而不是由投資者顧問所提供的樂觀(糖衣)訊息。

在構想波克夏所追求的股東類型時,我有幸找到了一個「完美的典範」——我的妹妹伯蒂(Bertie),讓我爲你們介紹她一下。

首先,伯蒂聰明、睿智,喜歡挑戰我的思維。然而,我們之間從未發生過爭執,關係也沒有出現過裂痕,以後也不會。

此外,伯蒂和她的三個女兒都持有波克夏的股票,這些股票已經陪伴她們數十年。每年,伯蒂都會仔細閱讀我寫的致股東的信,期待從中獲取有價值的訊息。

與大多數股東一樣,伯蒂對會計術語有一定的瞭解,但她並不打算參加會計師考試。她關注商業新聞,每天閱讀四份報紙,但她並不認爲自己是經濟專家。她明白,權威人士的觀點往往並不可靠,因此她總是保持謹慎和獨立思考。

實際上,如果伯蒂真的能夠準確預測明天的贏家,她的明智選擇是保持沉默。分享這種寶貴的見解,無疑會引來更多的競爭者,導致購買變得更加激烈。這就好比她找到了金子,卻把地圖公之於衆,讓所有人都知道了金子的位置。

伯蒂深知激勵的力量,無論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以及人類的弱點和行爲模式。她能夠從人類行爲中捕捉到各種「線索」,判斷誰在「推銷」,誰值得「信賴」。簡而言之,她並非易於上當受騙。

而預測哪些企業將成爲贏家,哪些將成爲輸家,這遠比你想象的要困難得多。那些自信滿滿聲稱自己能夠準確預測的人,要麼不是江湖郎中,就是別有用心的推銷員。

首先,巴菲特的信透露出,投資者完美典範必需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誰在「推銷」,誰值得「信賴」。就如同我寫的書《大師之路》的【第一章《綠野仙蹤》的魔法師與大騙子】中提到的:現今散戶投資人,在投資致富的道路上,到處尋求股市明牌,盲目的相信那些會提供仙丹妙藥或解方的人,但他們大都並沒有魔法,許多都只是賣狗皮膏藥的江湖郎中,或是詐騙(炒股)集團。

可惜的是,獨立的思考能力,很少能傳授,你必須自行學習、努力累積夠多的知識,才能判斷出誰在「推銷」,誰值得「信賴」。

在波克夏,我們認爲「淨利潤」應該是一個更具智慧的概念。對於伯蒂這樣的投資者來說,它應該僅僅是一個評估企業價值的起點。相應地,波克夏也會向伯蒂和你們報告我們所說的「營業利潤」。這些數字爲我們提供了另一個視角:2021年爲276億美元,2022年爲309億美元,而2023年則達到了374億美元。

當中所存在一個關鍵的區別是,波克夏的「淨利潤」會受到所投資股票的未實現資本利得或損失的影響。當然,資本利得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否則,我們爲什麼要將你們(以及伯蒂)的大量資金投入到可流通的股票中呢?

然而,如果僅憑「收益」來判斷波克夏的投資價值,那將是極其愚蠢的。因爲「收益」中包含了股市日復一日、甚至是每年反覆無常的波動。我的老師班傑明.葛拉漢曾經告訴我:「從短期來看,股市就像一台投票機,(受到各種情緒和因素的影響);但從長期來看,它是一台稱重機,真正反映公司的內在價值。」

和金控公司一樣,企業財報的「淨利潤」數字,規定必須反應投資股票的未實現資本利得或損失,所以若股市的波動過大,勢必會影響到「淨利潤」——無法真正呈現公司真實的基本面。

所以,波克夏向伯蒂提供了另一個視角(營業利潤),刻意排除了那些每天可能超過50億美元的未實現資本利得或損失。更能貼近反應波克夏公司真實的基本面。

而巴菲特想要提醒的是:投資者的完美典範,應該把心思多多關注在投資組合的基本面上,不是關心股價的漲跌。

我們在波克夏的目標始終如一:我們渴望投資那些在經濟上表現穩健的企業,這些企業不僅具有堅實的基礎,還要擁有持久的生命力。在資本主義的競技場中,一些企業會嶄露頭角,長期繁榮發展,而另一些則可能陷入困境,成爲所謂的「沉淪坑」。

在波克夏我們特別青睞那些,未來能夠以高回報率,投入額外資本的稀有企業。想像一下,只需投資一家這樣的公司,然後靜靜地坐著,就能帶來令人難以估量的財富。這樣的企業不僅爲股東創造了巨大的價值,有時候也足以讓他們過上富足而悠閒的生活。

所以,我們始終致力於尋找並收購那些具有長期增長潛力的企業。在過去,我們曾有過大量的候選對象可供評估,如果我錯過了一個——而我錯過了很多——另一個總會出現。我們一直在尋找這些公司,並評估它們的價值。有些公司我們可以估價,有些則不能。而且,即使可以估價,它們的價格也必須具有吸引力。

這段文字則揭示了投資者的完美典範是要如何選股?就是致力尋找並收購那些具有長期增長潛力的企業,而且它們的價格也必須具有吸引力(也就是要評估其價格合理),才能買進。

在波克夏,我們深知成功並非完全依賴於計劃,運氣和勇氣同樣扮演了關鍵的角色。偶爾的情況下,當市場或經濟出現波動時,一些基本面良好的大型企業的股票和債券可能會出現驚人的錯誤定價。

而波克夏總能夠以巨額資金和業績的確定性迅速應對市場動盪,這可能偶爾會給我們大規模的機會。正是在這種認知下,我們從無數決策中挑選出了那些具有巨大潛力的贏家。更重要的是,我們的經營策略大大降低了資本永久損失的風險。

相反地,由於通信技術的進步,現在的市場表現出更多類似賭場的行爲。賭場現在存在於許多家庭中,每天都在誘惑著住戶。

然而,我們也必須清醒地認識到金融圈中的一個事實:華爾街希望它的客戶賺錢,但真正讓它的客戶熱血沸騰的是狂熱的股票波動。在這種時候,一些不負責任的推銷行爲可能會層出不窮。儘管不是每個人都這麼做,但總是會有人在這麼做。

所以,投資者的完美典範必須要記住的是:興奮和交易過於頻繁所造成的費用是你的敵人,反而要在他人貪婪時恐懼,在他人恐懼時貪婪。

那麼,我們做什麼?例如,我們繼續保持對美國運通和可口可樂的堅定持有,既沒有買入也沒有賣出,這種策略已經持續了20多年。事實上,在2023年,我們從美國運通獲得的收益份額,已經大大超過了我們很久以前購買的13億美元成本。(實現零成本)

而2024 年,美國運通和可口可樂幾乎肯定都會增加股息,其中美國運通約為16%,我們肯定會在這一年中保持我們的持股整年不變,難道我能創造出比這兩家公司更好的全球業務嗎?正如伯蒂(Bertie)會告訴你:「不可能」。

所以,這個例子帶給我們什麼的啟示?當你發現一家真正出色的企業時,請堅持投資下去。耐心和長期的持有可以帶來豐厚的回報。選擇一個出色的企業,可以對沖掉許多不可避免的糟糕決策。

這段話則提醒了投資者的完美典範:買進優秀的企業後,應該要長期持有。因為將來你會發現,持有的成本會因股息的發放而逐年降低,所以耐心和長期的持有,將來才能帶來豐厚的回報。

最後,作爲「奧馬哈效應」的最後點睛之筆,沒錯,就是伯蒂(Bertie)。早年在奧馬哈的一個中產階級社區度過了她的成長歲月,幾十年後,她成為了美國最偉大的投資者之一。在此期間,她變得非常富有,甚至在捐出大筆慈善捐款(9位數)之後也是如此。

為什麼我要寫這篇文章,原因是我和伯蒂(Bertie)一樣,都是這個方法的忠實「信徒」。而我在《大師之路》書中,也舉出我個人實際施行的投資案例,如下:


原始資本為799.5(約80萬元),成長到2427.6(約242萬元—註:2023年6月21日),增長了3倍(2427.6÷799.5=3.04)。且陸續領取了股利387.8(約38萬元),回收了原始一半的資本(逐漸朝零成本邁進)。

特別要提一點的是:初始資本的80萬元,並不是一次性投入,而是分成10年(約每年8萬元),所以小資族也可採行,並沒有太高的資金門檻。

其實,到了今日(2024年2月27日),我的這些持股又成長到了約267萬元(即又多增加了25萬元),而我做了什麼的額外努力?——什麼都沒做!

總而言之,投資人只要效法伯蒂(Bertie)這個投資者完美典範的做法,等個幾十年後,也就是你老了,會有一筆不錯的退休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