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記者:余弦妙/台北報導 2025-04-08
行政院長卓榮泰昨(7)日邀集立法院朝野黨團共商美國對等關稅,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於會中報告指出,台灣去年自美國進口465億美元,其中38%並非零關稅。據悉,包含農漁產品、汽車、保健食品、紡織品,關稅稅率多數落在10%至30%間。
也就是說,若未來對美進口全面降至零關稅,失去關稅保護傘後,前述四產業受影響最重。
經貿辦報告指出,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推動「美國優先」貿易與投資政策,盼從貿易、投資兩面向調整美國經濟結構與體質,其中美方提出對全球各國課徵「對等關稅」,以解決貨品貿易赤字,達到貿易公平互惠、美國再工業化等。
台灣因應方向,經貿辦表示,將組成談判小組向美方開啟談判外,在關稅談判上也會比照美加墨協定,從台、美雙方「零關稅」開始談起。
經盤點美方加徵關稅後將對我國產業影響,影響層面包括農產品、工業產品等,而工業產品中又以運輸工具、鋼鐵、石化、塑橡膠等為主要受關稅衝擊的對象,將是政府關注及協助重點。
根據統計,台灣自美國進口金額約465億美元,如半導體設備、鋼鐵廢料等產品,其中有62%為零關稅,剩餘38%目前仍對美課徵關稅,主要包含農漁產品、汽車、保健食品、紡織品等,以38%推算,粗估約176億美元(約新台幣5,817億元)。但經貿辦表示,實際金額仍需詳細估算。
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昨日在朝野會商後表示,會中除向國人說明美國關稅政策影響評估及因應措施外,也請各部會全面性檢討產業影響評估,並根據衝擊評估,備妥880億元支持方案,期盼在行政、立法兩院共同努力下,儘速通過預算審查,透過短期救急,挺住國內產業,政府會在預算額度內核實動支每筆預算,倘後續有所不足,也會再評估增加預算的可能。
卓揆會中提到,政府後續將以關稅與非關稅談判,以及擴大採購、擴大投資為任務,並密切關注其他國家或地區從事低價傾銷及違規轉運等問題,適時採取合理管制,最重要是希望降低關稅,朝有利台灣方向發展,並形成台美新合作關係。
李慧芝表示,談判是一動態過程,政府會做好相對應衝擊評估,並積極與朝野、產業及社會溝通討論,尋求共識。其中針對非關稅貿易措施,及擴大採購如達一定量額,可能涉及特別預算編列部分,有賴國會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