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記者:邱建齊 報導 2025-07-23
台積電(2330)董事長魏哲家在法說會表示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可望達到電動車的10倍,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也指出下一波AI浪潮將是實體AI、結合AI與人型機器人、工業機械、汽車甚至物聯網設備等各種事物,國內多家工業電腦(IPC)廠均視機器人為未來成長重要不可缺席的趨勢。
耕耘機器人已超過10年的新漢(8234)目前已在市場上提供基於開放標準的控制器控制各種構型的機器人,與輝達(NVIDIA)緊密合作開發應用於人型機器人的AI模組將在8月正式發表,明(2026)年機器人可望明顯放量帶動營收顯著成長。
新漢董事長林茂昌(前排左10)指出,台灣在人型機器人產業已經落後歐美日與中國,尤其是中國已有超過百家人型機器人業者不斷在迭代並展演各自的人型機器人,台灣至今仍未出現第一個人型機器人。
不過林茂昌指出,台灣人型機器人產業急起直追一定可以後來居上,因為新漢已經擁有其他國家包括中國所欠缺的而且是已驗證成熟的機器人關鍵模組的完整套件,未來業者使用經過整合測試的AI機器人與人型機器人關鍵模組的完整套件將可大幅加速整機業者的設計製造與認證時程,透過產業大分工一定可以在人型機器人市場複製另一個PC成功的故事。
淩華(6166)董事長劉鈞表示,人型機器人絕對是趨勢但不會那麼快,因為要整合的東西太多以及要看哪些場域最適合。雖然機器人不一定要做成人型的,但凌華一定會參與人型機器人發展,並且已經有做裡面的控制器跟上面的軟體,目前也有美國跟中國的客戶。
而進入AI機器人時代,安勤(3479)也表示相關產品都已經有了,但暫時會著力在分辨式AI為主,生成式不是不重要,但是沒有明確的邊緣運算需求,公司會有團隊研究不同廠家的語言模型,針對LLM(大語言模型)做假設應用測試,會有SOP給相關客戶並協助客戶訓練應用,而應用在後勤支援的部份會相對比較有機會。
欣技(6160)旗下子公司邦頎接獲日系客戶需求導入智慧零售AI軟體,終端應用於飯店服務機器人。欣技將透過未來視覺與未來觸覺的技術發展歸類在機器人,搭配已發展愈來愈成熟的視覺辨識讓未來產品應用更為廣泛。
艾訊(3088)在開發成功的產品線中,博奕產品即包含主動式移動機器人(AMR),今年也推出專為自主式移動機器人而設計的輕巧節能型控制器ROBOX300,公司表示,該產品可簡化機器人應用開發與整合,特別適用於倉儲與工廠自動化,也可望為今年營運再添新動能。
廣積(8050)也有AI智慧工業機器人操作系統已於今年2月開案,具備感知、意識與自主決策能力,無須額外開發或訓練演算法,可快速啟動、無縫整合且無須持續監控或人工介入;公司並已拿下日系AI智能手臂相關應用標案,預計明(2026)年進入量產。
融程電(3416)聚焦邊緣AI及機器人GCS(地面控制站)平台產業趨勢,在AI和機器人等成長應用帶動下,配合強固型電腦產業搶攻跨產業商機提升毛利及產品附加價值,推出涵蓋硬體與軟體的邊緣運算電腦整體解決方案的技術和應用產品,提升整體的競爭優勢。
研揚(6579)今年三大成長方向即包括機器人產業加速成長,不管用在搬運、保全、工業或無人機都是廣泛機器人,目前大陸人型機器人有30-40家,每家用的都不一樣,研揚耕耘很多,已出貨機器人專案超過40個,包含全球前三大機械手臂廠商、中國最大AMR、汽車展示間,日本更成功導入保全機器人,甚至很多農業機械做成自走式的自駕農業機械車,這些都是研揚客戶。
其餘包括研華(2395)、宸曜(6922)、樺漢(6414)都沒有缺席此火熱商機並已被歸類在機器人概念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