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13日 星期三

小心財經刊物!(財經記者的告白)

股票,就是一場世紀大騙局!內線消息不可信,投資明牌要存疑,但資深財經記者的話,一定要聽:「在還沒搞懂股票前,千萬別再買股票!」本篇只介紹「小心財經刊物!」。

有些媒體不時地向投資者推薦一些個股,如果依照他們所指名的那幾檔股票進行投資,或許會發筆大財,但卻很可能只是短期的紙上富貴。任何一家主流雜誌也早已養成了一種動輒推薦個股、然後就在自家媒體上強力大放送的習慣,其中又以《財經雜誌》和《Smart Money》這兩家雜誌,在上世紀末所做的一些預測最為可笑和可怕。

其實在這一切荒謬劇情中最不堪聞問的,就是以某種程度來說,這些選擇的背後都有既聰明又理性的論證,而且你也會發現在股市中,經常毀滅絕大多數投資人的那些投資標的,幾乎全都是似乎最合情合理,或是說得還滿像回事的那些個股。

一時流行的投資標的只會造就出一些笨蛋,但是在數量上,卻遠遠不及乍看之下好像言之成理,但在最後卻證實為災難一場的那些觀點來得多。

現在就讓我們拿《財星雜誌》開刀吧!它在2000年月拼湊出十檔股票,以鼓勵投資人在未來的一年奮勇敲進,而且那篇文章的標題就是這樣的一則漫天大謊:「少數的主要趨勢會形塑出股市在未來十年的走勢,以下便是一支買到後就可以放心睡大頭覺的投資組合,投資者一定要善加利用。」

或許你會這樣問:這種事到底有誰會信?可是我要告訴你,聽他們話的人可多了,而且到了下一波的牛市當道時,許多人依然會如飛蛾撲火般,一成不變地遵照該雜誌的建議選擇投資標的,對於像這樣的文章早就應該丟到垃圾桶一事,似乎毫無所覺。

抱歉!現在我要偏離主題一會兒——如果真的遵從他們的建議,那唯一會被忘掉的東西,就是你口袋裡的錢。以下顯示出《財經雜誌》所選的那十檔標的物的績效,值得注意的是,被他們相中的標的絕大多數都繳出了一張可怕的成績單:


沒錯!《財經雜誌》毫無羞愧之色,每年仍在繼續公布他們向大眾所推薦的選擇,完全不用承擔任何的責任。我絕非嘲弄那些媒體,畢竟我也以身為基中一員為榮,但不可否認的,一些個別的新聞記者在個股的挑選上,功力實在是爛透了,而且只有讓他們去調查企業的運作情形,才能把他們的價值做更好的發揮和利用,好比同時出身《財經雜誌》貝絲妮.麥克林,揭露了恩隆公司的會計醜聞。

同樣的,1999年末,由《Smart Money》所刊的推薦名單,也有異取同工之妙,令人驚嘆!除了兩檔真正稱得上表現優異,其他的卻絕對稱得上是「投資組合殺手」。如下表:


更有趣的是,其中有兩檔個股雖然同時被《財經雜誌》和《Smart Money》相中,但卻雙雙淪為最糟的投資標的之一,它們分別是北電和博通公司。

買那些雜誌讓你付了多少的代價?只有一份雜誌的價格,也就是區區5美元嗎?或許它所提的建議就值這麼多錢!他們總不可能在四、五個月後跑回來造訴你,快把他們當初所推薦的那些個股給賣掉吧?他們絕對不會這麼做的,因為他們的工作只是賣廣告,好讓鈔票入袋。

所以,在面對財經刊物時,要抱著極度質疑的態度,因為這些媒體的記錄就像許多專業投資人一樣差勁,甚至要比後者還來得糟。

結語

巴菲特和蒙格都說過一個故事來諷刺此現象,如下:

一個釣魚人去買魚餌,店員們介紹他買巴斯魚的假魚餌,會閃閃發出綠色和紫色的光,釣客懷疑地問店員說:「魚真的喜歡這些東西嗎?」店員冷冷地回答說:「我不賣東西給魚。」

就像雜誌、股市節目、新聞媒體和網路,也都會推薦一堆明牌和概念股給你,但那些就像是會發光的魚餌一樣。而財經刊物只關心他們的銷量好不好而已。


有關書籍的介紹,請參考:作者、出版社、內容簡介

更多的理財書目,請參考:汪汪書架的書–理財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