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成長強勁的報告反而會拉低股價,這讓投資大眾、甚至財經媒體深感意外。不過,比預期強勁的經濟成長對於股票市場有兩大重要涵義,分別在股市引起完全相反的走勢。強健的經濟成長讓企業未來盈餘增加,這是股市一大利多。可是,它同時也會推升利率,拉高未來獲利的折現率。同樣的,疲軟的經濟報告會降低預期盈餘;但如果利率走低,未來獲利的折現率跟著降低,則股價很可能會上漲。這是一刀兩刃的難題,以資產定價的說法,就是要在未來現金流量這個分子,與折現率這個分母之間,做出抉擇。
至於哪一個影響比較嚴重——利率變化還是企業獲利變化——端賴經濟位於景氣循環的哪一階段。近日分析顯示,在經濟衰退中,比預期強勁的經濟報告會推升股價,因為在景氣循環的這個階段,企業獲利要比利率變化更加重要。反之,比預期疲弱的經濟報告會壓低股價。而在經濟擴張期,特別是擴張接近尾聲的時候,由於通膨的威脅加劇,因此利率的影響會比較大。
許多股市交易人會觀察債券走勢做為操作參考。特別是投資組合經理人,他們會根據利率走勢,積極調整股債比例,以增加股票報酬。當疲弱的經濟數據公布且拉低利率後,這些投資人會立刻增加持股,因為,在這時候,股票報酬優於債券。另一方面,有些投資人想到疲弱的就業報告象徵企業未來盈餘降低,決定出脫持股。隨著投資人逐漸消化數據對公司盈餘和利率的影響,股市一整天都會上下震盪。
市場反應原則
市場不是直接對所公佈的數據做出反應;而是對交易人的預期和實際發生的差距做出反應。不管消息對經濟是「好」還是「壞」,則無關緊要。如果市場預期上個月減少廿萬個工作機會,而報告出爐後,發現實際只減少十萬個,則金融市場就會將之視為「比預期還要強勁」的經濟消息,如果市場預期增加十萬個工作機會,結果實際上增加了廿萬個工作機會,這對市場也有一樣的激勵效果。
市場之所以只對預期和實際發生的差距做出反應,是因為證券價格已經反映了所有預期消息。如果預期某家公司即將宣佈的盈餘表現不佳,則市場已經將這個壞消息反應在股價上面。最後,如果盈餘報告不如預期中的差,則報告公佈時,價格就會上漲。債券、股市和外匯對經濟數據的反應,都是基於同樣的原則。
經濟數據與市場
金融市場對於經濟數據的反應不是隨機的,而是以經濟分析為基礎。成長強勁的經濟多半會導致利率水準提高,可是,它對於股市的衝擊比較模糊,因為較高水準的利率和較強勁的企業獲利對股市的影響剛好相反,兩者形成拉鋸。較高的通膨率對股市和債市都不利。央行的寬鬆政策對股市來說是一大利多,過去也一再帶動強勁的上漲行情。
對市場來說,每個月最重要的經濟數據通常是就業報告,儘管如此,交易人鎖定的焦點數據不斷改變。在70年代,通膨數據眾所矚目,不過,聯準會主席伏克爾開始著重貨幣總計數(monetary aggregates)以後,每週四下午公佈的貨幣供給便開始吸引交易人目光注意。到了80年代,美元飆升,進出口數據變成了人人矚目的主角。就業和通膨報告對市場一直很重要,但央行對這些數據的反應,也是影響市場最重要的因素。
雖然觀察並了解市場反應很吸引人,可是,隨時根據這些數據來投資是很弔詭的遊戲,還是讓那些能夠承受短期波動的投機客來玩就好了。多數投資人只要從旁觀望即可,堅守長期投資策略(如指數股票型基金),就會有不錯的成績。
結語
有關利率的變化,讀者可觀察美國公債殖利率,查詢網址如下:
http://www.stockq.org/bond/treasury.php
觀察重點是,長期的公債殖利率是否高到吸引原本持有股票投資人轉投資券債券。因為投資股票風險較高,若長期公債殖利率夠高的話,會吸引保守投資人棄股轉債。
關於企業獲利變化,請者可查詢台灣證券交易所,公布的全體上市公司稅後純益年增率,請參考:危機能入市嗎?續(空手的勇氣)文章中的說明。
例如:台灣2013年第3季上市公司稅後純益年增率為52.49%。
有關書籍的介紹,請參考:作者、出版社、內容簡介
更多總經分析的書目,請參考:汪汪書架的書–總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