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2024年11月海關進出口貿易統計速報,各項數據如下:
一、進出口貿易變動
(一)出口
11 月出口410.9 億美元,較上月減 0.5%,較上年同月增 9.7%(按新臺幣計算增9.4%);累計1至11月出口4,315.0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9.9%(按新臺幣計算增13.1%)。
(二)進口
11 月進口331.6億美元,較上月減3.7%,較上年同月增19.8%(按新臺幣計算增19.5%);累計1至11月進口3,571.3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10.6%(按新臺幣計算增13.9%)。
(三)出入超
11 月出超79.2億美元,較上年同月減18.5億美元;累計1至11月出超743.7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47.4億美元。
二、出口主要貨品
(一)與上年同月比較
由於人工智慧(AI)及科技新品商機持續熱絡,加上傳產貨類外銷普遍自低點回升,11月出口較上年同月增36.3億美元(+9.7%),主要變動如下:
- 電子零組件出口167.3億美元,較上年同月增21.3億美元(+14.6%),其中積體電路增21.1億美元(+15.5%)、電容器及電阻器增 0.2 億美元(+11.4%)。
- 資通與視聽產品出口 104.7 億美元,較上年同月增 11.0 億美元(+11.7%),其中電腦及其附屬單元增8.5億美元(+16.0%)、交換器及路由器增1.0億美元(+14.3%)、儲存媒體增0.6億美元(+8.6%)。
- 塑橡膠及其製品出口 16.9 億美元,較上年同月增 1.4 億美元(+9.1%),其中塑膠原料增0.7億美元(+8.4%)。
- 化學品出口15.1億美元,較上年同月增1.1億美元(+7.6%),其中乙二醇增0.2億美元(+35.7倍)、醫藥製劑增0.1億美元(+17.8%)。
- 基本金屬及其製品出口 23.5 億美元,較上年同月增 0.9 億美元(+4.1%),其中不銹鋼及其製品增 0.5 億美元(+29.9%)、鋼鐵製螺釘螺栓增0.2億美元(+6.4%)。
(二)與上年同期比較
累計1至11月出口較上年同期增390.0億美元(+9.9%),以資通與視聽產品增475.1 億美元(+64.9%)增加最多,電子零組件減 28.0 億美元(-1.7%)、光學及精密儀器減17.4億美元(-14.5%)、運輸工具減15.4億美元(-13.5%)、礦產品減10.2億美元(-7.5%)。
三、進口主要貨品
(一)與上年同月比較
在AI產業鏈國際分工及出口引申需求帶動下,積體電路及資通產品進口維持強勁,另半導體設備購置亦延續回升趨勢,致11月總進口較上年同月增54.9億美元(+19.8%),主要變動如下:
- 農工原料進口221.5億美元,較上年同月增31.9億美元(+16.8%),其中電子零組件增22.1億美元(+32.0%)、基本金屬增 3.6 億美元(+20.7%)、塑化原料增0.4億美元(+2.0%)。
- 資本設備進口63.0億美元,較上年同月增18.7億美元(+42.2%),其中資通設備增10.6億美元(+1.6 倍)、半導體設備增 5.8 億美元(+38.2%)、交通運輸設備增 0.7 億美元(+76.1%)、電機設備增 0.6億美元(+14.5%)。
- 消費品進口42.5億美元,較上年同月增3.7億美元(+9.5%),其中手機增1.8億美元(+60.8%)、小客車增0.9億美元(+14.0%)、藥粧用品增0.3億美元(+4.5%)、食品增0.3億美元(+3.0%)。
(二)與上年同期比較
累計1至11月進口較上年同期增342.6億美元(+10.6%),其中農工原料進口2,421.6億美元,增240.1億美元(+11.0%),資本設備進口618.6億美元,增48.3億美元(+8.5%),消費品進口429.1億美元,減0.9億美元(-0.2%)。
四、主要出口國家/地區
(一)與上年同月比較
11 月對東協、美國出口為歷年同月最佳,對陸港轉呈上揚
- 對中國大陸與香港出口139.2億美元,較上年同月增12.1億美元(+9.5%),其中資通與視聽產品增 7.6 億美元(+53.9%)、電子零組件增4.4億美元(+5.4%)、塑橡膠及其製品增0.4億美元(+9.9%),基本金屬及其製品減0.6億美元(-12.3%)。
- 對東協出口75.9 億美元,較上年同月增7.2億美元(+10.5%),其中電子零組件增8.9億美元(+28.7%)、塑橡膠及其製品增0.4億美元(+16.6%),資通與視聽產品減1.5億美元(-10.8%)、礦產品減0.5億美元(-12.7%)。
- 對日本出口23.3億美元,較上年同月減2.9億美元(-11.2%),其中電子零組件減4.9億美元(-36.4%),資通與視聽產品增0.7億美元(+29.9%)、基本金屬及其製品增0.5億美元(+29.9%)、礦產品增0.4億美元(+4.7倍)。
- 對美國出口 86.5 億美元,較上年同月增8.3 億美元(+10.6%),其中資通與視聽產品增3.6億美元(+8.0%)、電子零組件增 3.2 億美元(+70.9%)、電機產品增0.9億美元(+21.4%)。
- 對歐洲出口30.0億美元,較上年同月減0.4億美元(-1.2%),其中資通與視聽產品減1.5億美元(-11.6%)、電子零組件減0.4億美元(-11.7%),基本金屬及其製品增0.8億美元(+22.1%)、運輸工具增0.2 億美元(+7.0%)、塑橡膠及其製品增0.2億美元(+12.7%)。
(二)與上年同期比較
累計1至11月對中國大陸與香港出口1,367.9億美元,較上年同期減 20.9 億美元(-1.5%),對東協出口 788.8 億美元,增 95.7 億美元(+13.8%),對日本出口235.7億美元,減50.2億美元(-17.6%),對美國出口1,015.3 億美元,增337.8億美元(+49.9%),對歐洲出口355.6億美元,減30.7億美元(-7.9%)。
五、主要進口國家/地區
(一)與上年同月比較
11 月自中國大陸與香港進口73.1億美元,較上年同月增9.5億美元(+14.9%),自南韓進口 40.8 億美元,增15.5億美元(+61.5%),自東協進口40.2億美元,增8.4億美元(+26.4%),自歐洲進口38.9億美元,增1.8億美元(+4.9%),自日本進口38.3億美元,增3.9億美元(+11.4%),自美國進口30.6億美元,增4.1億美元(+15.5%)。
(二)與上年同期比較
累計1至11月自主要國家/地區進口與上年同期比較,自南韓增51.1%、自東協增18.6%、自美國增16.2%、自中國大陸與香港增10.8%、自日本增2.7%,自歐洲減4.3%。
六、主要國家/地區貿易概況
(一)主要國家/地區今年最新月份出口普遍上升,累計1-10月以香港出口年增12.3%較高,南韓(1-11月)年增8.3%,已連續14個月正成長,新加坡、中國大陸、美國分別增5.6%、5.1%、2.3%;日本、德國(1-9月)各年減1.8%、0.6%。
(二)主要國家/地區進口表現不一,今年前10月香港、新加坡進口各年增8.1%、7.4%,美國增5.0%,中國大陸小幅增加1.7%;日本、德國(1-9月)、南韓(1-11月)進口各年減5.9%、3.8%、2.1%。
七、綜合分析
(一)由於全球經濟平穩成長,人工智慧等新興應用商機持續發酵,加以傳統外銷旺季加持,11 月出口 410.9 億美元,年增 9.7%,連續 13個月正成長;進口331.6億美元,受出口引申需求與AI供應鏈分工運作之帶動,以及半導體設備投資回溫,年增19.8%。累計1至11月出口年增9.9%、進口增10.6%,規模值俱創歷年同期次高。
(二)11 月主要貨品除礦產品出口較上年同月減少外,餘均呈增勢,其中電子零組件、資通與視聽產品受惠於高效能運算、AI等應用需求熱絡,出口各增14.6%、11.7%;傳產貨類方面,隨市況略有改善及比較基數偏低,塑橡膠及其製品、化學品分別年增9.1%、7.6%,基本金屬及其製品亦增4.1%。累計1至11月資通與視聽產品出口年增64.9%,與電子零組件併計增18.9%,合占總出口比重達6成5。
(三)11 月對美國、東協、中國大陸與香港三大市場出口同步成長,年增率分別為10.6%、10.5%、9.5%,前兩者規模值均創歷年同月新高,對日本、歐洲各年減11.2%、1.2%。累計1至11月對美國出口首度跨越千億美元大關,年增49.9%,對東協亦增13.8%,對日本、歐洲、陸港各減17.6%、7.9%、1.5%,反映在市場結構上,對美占比23.5%、對陸港占31.7%,分別寫下近24年、23年同期最高、最低紀錄。
(四)展望未來,地緣政治衝突、美中科技爭端等風險持續干擾全球經濟成長力道,海外產能過剩亦增添我國傳產貨品外銷壓力,惟隨各國通膨緩解,終端需求漸次提升,加以人工智慧等新興科技應用蓬勃發展,國內半導體廠商又兼有先進製程及高階產能等優勢,均可望激勵相關產品出貨動能,有助出口延續穩健成長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