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維塔利.凱茨尼爾森,將說明如何在停滯不前的市場中生存下來。投資人只要把握「品質 × 成長 × 股票評價」三大核心,運用以企業價值為本,思考長期、操作短期的主動投資技巧,便能養成超越漲跌的實用策略,在盤整市場中也能積極致富。本篇只介紹「㝷找公司的成長引擎」。
一個公司過去雖然可以依賴某一個成長來源,不表示未來仍能這麼做。我強烈建議你不要把過去的成長盲目而直線地投射未來。找出未來盈餘成長的來源,然後個別檢視每一個來源,應該能讓你更深入了解是什麼令一間公司成功,並且能讓你的分析更客觀、更前瞻。
你一開始應該分別預測每一個盈餘成長引擎的成長率,之後才放在一起預測。㝷找成長核心有多個成長引擎的公司,能降低你的投資風險;如果一個成長引擎壞了或是暫時停擺,其他的成長引擎可能還是可以帶動公司的成長。
將公司估值的每一個成長引擎量化,當情況不如你的預期,有助於你維持理性的頭腦。接下來,我們將深入探討「成長引擎」的各個面向。
營收成長
營收成長是公司成長最自然的方式。有好幾個根本的方式可以帶動公司的營收成長。像是出售更多產品和服務給現有以及/或是新的客戶,這是美國和世界各地企業最常見的策略之一。
擴展至新的市場,不論國內外皆可。例如,蘋果從原本的電腦公司——主要銷售桌上型和筆記型電腦——拓展至電子產品公司,事實上,2007年時「蘋果」的名稱就不再有「電腦」了,代表著公司進入個人電腦以外的產業。
降價。如果需求提高能抵銷降價的影響,這是個有用的策略。當然也有收購成長的策略,這通常比較昂貴,但是這麼做也是在使業務成長。
利潤改善
利潤改善可能有不同的來源,例如營運效率以及經濟規模高於平均的利潤率。舉例來說,沃爾瑪在零售的興起是透過一個非常有效率的庫存管理和配送系統,讓消費者節省成本,使較有沒效率的競爭者倒閉。
「經濟規模」是比較持續性的利潤成長來源,但是必須有兩件事才能達到:營收成長和高比例的固定與變動成本。當營收成長,成本增加的速度並不快,因而使利潤率成長。
科技會使企業更有效率,因此創造更高、高於平均的利潤率。但是隨著時間過去,業界其他公司也能取得使某間公司更有效率的科技。採用這種科技的公司具備類似早期採用者的結構,而沒有採用者則會被邊緣化。
像是,現在有一樣好或甚至更好的現成技術,提供給Dollar Tree或Family Dollar的零售業者,讓這兩間店的暢貨中心只有兩間沃爾瑪的廁所那麼大。甲骨文(Oracle)或SAP很樂於銷售頂尖的配送/庫存軟體系統給任何有錢買軟體的暢貨中心。
提升效率
營運資本效率改善,會帶來更高的自由現金流,因此公司會更有價值。例如,戴爾電腦(Dell)多年來一直將庫存的負擔轉移給供應商。如果供應商想要和戴爾做生意,他們就必須在幾天內出貨給戴爾,甚至是幾個小時內。結果,戴爾就只有幾天的庫存——這是業界面臨價格持續降低的重要因素。
結語
我會分享這篇文章,主要是我的線上課程【提升多元選股方法:投資前必學的6個成長驅動思維】,也是在「尋找公司的成長引擎」,但我的概念和此書作者稍微有點不一樣,如下圖:
這次世界棒球12強台灣首度奪冠,背後的情蒐可說是的功不可沒。其實,投資也是一樣。你應該努力情蒐那些公司(股票)有多個成長引擎?並審視每一個成長驅動因子,評估對公司未來的成長有多大貢獻。
有關書籍的介紹,請參考:作者、出版社、內容簡介
更多的理財書目,請參考:汪汪書架的書–理財書籍